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

三月底,林子轩前往花城。

他是和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人一起走,同行的还有葛优和徐帆,冯小刚没有去。

自从知道张艺谋的电影会参加这一届的金牛奖,电影圈里不少人对获大奖都不抱什么希望了,这是明摆着的事儿,这一届张艺谋肯定是大赢家。

否则金牛奖组委会把张艺谋的电影加进来,又不给人家奖项,那就太不地道了。

既然想借助张艺谋的名气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就要给人家甜头。

金牛奖是专业奖,不参考观众意见,是一帮电影专家评选出来的奖项。

很难说公平不公平,事实上,任何电影奖项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说是相对的公平。

看过这一届金牛奖的提名名单,各种奖项的归属不用评委,圈内人基本上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

林子轩和冯小刚因为《大撒把》获得了最佳编剧的提名,然而同样获得最佳编剧提名的还有一部人物传记类电影,满满的主旋律。

评委对人物传记类电影的偏爱众所周知,林子轩和冯小刚又是电影圈的新人,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冯小刚不想去花城的原因。

都想当主角,谁愿意陪跑啊!

他们还好些,幕后人员得不得奖影响不大,又不靠这个吃饭。

徐帆最郁闷,作为刚出道的新人演员,主演了第一部电影,幻想着能拿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奖项,多么完美的画面。

如果她真的拿到了这一届的最佳女主角,从此星路平坦,人生无憾。

可惜半路杀出来一个巩俐,徐帆就算再自信也知道这次铁定没戏了,只能是巩俐的陪衬,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不好受。

不过人生就是如此,没人能预料到今后会发生的事儿,碰到高兴的事不要狂喜,碰到糟心的事也不要难过,都坦然面对。

作为一部小众的文艺片,《大撒把》能够获得这么多提名已经算是胜利了。

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共五项提名。

这和电影的主题有很大的关系,出国潮的话题还在持续,《京城人在纽约》在各省市电视台的第二轮播出已经结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的数据,二月份办理出国手续的人明显下降,预计未来半年华国将进入一段出国的低潮期,华国人对于出国更为理性了。

《大撒把》能获得这么多提名估计和社会影响有关,或者说是被上面看重的结果。

这次京城电影制片厂去的人不多,就是制片人和导演,加上林子轩也就六个人。

他们对获奖同样不抱什么希望,只有葛优的机会最大,这是因为张艺谋的那部电影没有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一行人从京城坐火车去花城。

京影厂是国有单位,出差报销都有一定的限额,这不是说他们坐不起飞机,而是觉得没希望拿奖还是不要太招摇的好。

他们开玩笑的说,咱们坐火车去,要是能拿到大奖,就坐飞机飞回来。

“以后国产电影不好拍了,要票房没票房,要奖项没奖项,拍一部赔一部,谁还去拍啊。”京影厂的制片人感叹道。

这话有点夸张了,却也说明了国产电影遭遇的困境。

这时候的国产电影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宣传性质的电影,比如战争题材和讴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主旋律电影。

还有一类像是《顽主》和《大撒把》这样带有文艺性质或者娱乐性的小众电影。

张艺谋拍摄的合拍片由于使用的是国外资金,一般不算在国产电影里面,这就是以往金牛奖不把合拍片纳入评奖范围的原因。

这样的国产电影很难吸引各年龄层的观众进入影院看电影。

《大撒把》的票房不错,至少是赚钱了,其他国产电影就不好说了,以前国家还能通过行政的手段组织单位职工和学校学生进入电影院。

现在市场放开了,老百姓的娱乐方式丰富起来,从香港流入的录像带受到欢迎。

无论是金牛奖组委会想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还是总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影视行业,都是想要解决国产电影的困境,繁荣华国的电影市场。

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人倒不是埋怨张艺谋抢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奖项,只是对国产电影的未来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走。

在林子轩看来,国产电影之所以没票房,老百姓不爱看,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华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影。

深刻的艺术电影好不好,当然好,就是老百姓看不懂,不买账,你原本就不是拍给老百姓看的,就不能埋怨老百姓的欣赏水平太低。

大部分观众看电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接受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