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资
《卧虎藏龙》的剧本完成后,林子轩给陈道明,俞飞鸿和张纪钟分别送去了一份。
小说和电视剧的剧本,以及电影剧本有很大的区别,写小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一些奇特而瑰丽的场景,或者绝妙的武功招式。
但剧本要拍摄成影像,牵扯到拍摄资金和技术,就不能那么的随心所欲。
原著读者往往会骂改编的编剧毁了原著,其实编剧心里是有苦说不出。
编剧为了尽可能的拉长剧情,还会添加新的人物,写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情节,这是因为编剧并不能真正的左右剧情,导演和投资商才是最终的决策者。
林子轩要求《卧虎藏龙》的剧本要尽可能的忠于小说,在小说的基础上丰满人物的性格。
这是为以后拍电影做准备,先让故事里的人物深入观众的内心,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剧本的写作,却一直都有和编剧讨论剧情。
现在的剧本大体上符合他的要求,故事内容很平实,每个人物的性格鲜明,就连配角都有自己的特色,算是一个质量上乘的本子。
不过,好的剧本只是一部电视剧成功的基础,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比如导演和演员。
林子轩和华国电视台的导演张纪钟见了一面。
张纪钟属于华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导演,这个单位同样制作电视剧,不过它是以制作主旋律电视剧为主,而且都是大制作。
也就是其他电视剧制作单位没办法单独完成,需要国家力量参与的大型电视剧。
比如拍摄国家领导人的电视剧,战争电视剧,以及那种投资超过千万的长篇历史电视剧。
这种电视剧场面宏大,参演人员众多,光是群演就可能需要上万人。
当然,这种拍摄任务不是每年都有,耗资太大,很难收回成本,基本上都是国家补贴,主要还是起到宣传的作用。
一旦有了这种任务,会由华国电视台牵头,集合著名导演和演员,群策群力的完成拍摄任务,这么拍摄出来的剧集一般来说都是经典。
张纪钟就参与过这种大制作的拍摄,对拍摄大场面有一定的经验。
《卧虎藏龙》的剧本只有十五集,篇幅不长,不过其中涉及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武林人物,剧本里的大侠们有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守着一方规矩。
在大众的印象里,侠客往往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但这个故事有所不同。
张纪钟琢磨了一下,是因为这个故事带着点人文色彩,更像是文人写的武侠故事。
他知道林子轩,在电视圈子里鼎鼎大名,制作的电视剧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只是武侠剧在国内没有太大的市场。
这不是说观众不爱看武侠剧,他们喜欢看港台的武侠剧。
国内的电视剧制作单位之所以很少拍武侠剧,一个是投资的问题,古装武侠剧往往需要高额的投资,还有就是拍出来的效果不如港台的武侠剧。
张纪钟看到《卧虎藏龙》的投资只有100万,不由得摇了摇头。
100万用来拍摄15集的都市剧绰绰有余,武侠剧就不用提了。
他倒是对这类题材有兴趣,想尝试一下,不过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拍出他想要的效果来。
“林总,这部剧想拍好要投资500万才行。”张纪钟狮子大开口道。
张纪钟毕竟是拍过大制作的人,在华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师,对拍摄成本极为熟悉,他给林子轩算了一笔账。
林子轩没拍过武侠剧,他拍的要么是情景喜剧,要么是都市情感剧,都是低成本小制作。
唯一拍过的大制作是《京城人在纽约》,那是因为要在美国拍摄才会有那么大的投资。
不过他制作了那么多部的电视剧,不会张纪钟说什么就是什么,《卧虎藏龙》这部电视剧就在京城拍摄,不需要太多外景,都能在影视基地完成。
500万投资一部15集的武侠剧,根本收不回成本好吧?
只是张纪钟说的也是实情,要拍出想要的效果,投资绝对不能少。
“张导,最多300万,武术指导要从香港找人么?”林子轩还价道。
“不用香港人,咱们自己的武术指导就行,以前之所以拍不出效果,那是因为没有资金,大场面都是用钱烧起来的,没钱什么都干不了。”张纪钟拒绝道。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只希望这家伙不是另一个姜文。
既然想推广《卧虎藏龙》,那就不能太吝啬了,争取给全国观众带来一部不一样的武侠剧,以后总有赚回来的时候,只是林子轩还要想想怎么筹措资金。
张国立看完《卧虎藏龙》的剧本后,给自己找了个角色。
他想演贝勒府上的一个教拳师傅,绰号“一朵莲花”的刘泰保,这个人物虽然是配角,却很有个性,是京城里的一个市井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