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
在何炯的带领下,一行人乘车来到一处私人会所。
为了防止被记者发现,他们换上了便装,保持低调。
由于提前打了招呼,服务人员在门口迎接,这种私人会所在每座大城市都有,也叫做俱乐部,一般实行会员制。
会所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餐和娱乐,也可以进行商务活动,拓展人脉。
在京城,大大小小的私人会所超过千家。
刚开始是港商和外商投资组建,为会员提供一个消遣娱乐的场地,后来国内的富豪们同样组建了各种俱乐部。
会所内部奢华,消费高,注重私密性,对会员要求严格。
比如港商在九三年成立的长安俱乐部,要求会员的年龄在四十五到五十五岁之间,是企业的一把手,公司资产在五千万以上。
九十年代中后期是会所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富豪阶层的形成,普通的娱乐活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会所应运而生,会所越来越多,难免良莠不齐,各种乱象滋生。
林子轩接到过不少会所的邀请,他的兴趣不大。
论起私密性,还是自己的地方最好。
他和冯小刚等人合伙开了一家饭馆,一楼营业,二楼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喝茶聊天,建有各种娱乐设施。
这家饭馆在演艺圈颇有名气,林子轩有时用来招待客人。
至于商业交流,扩展人脉,他不太在意。
演艺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林子轩对外来资本抱着警惕的态度。
这就是好梦公司不接受圈外人注资的原因。
林子轩需要保证公司的运营不受干扰,否则以好梦公司的优异业绩,有大批的投资人想入股进来。
接近夜里十一点,会所内的人员不多,一行人找了间宽敞的房间。
服务人员送来酒水、饮料和小点心,众人举杯庆祝,祝贺那些获奖的人员。
闹了一阵,各人自由活动,可以吃东西,也可以出去玩,或者坐下来闲聊。
不一会,刘德桦和助理赶了过来。
金莺节虽然落幕,不过还是有许多记者,刘德桦是记者重点蹲守的对象。
在如何摆脱记者方面,刘德桦有着丰富的经验,香港的狗仔队比内地的娱乐记者还要疯狂,香港明星习惯了。
冯小刚为刘德桦逐一介绍好梦公司的人员。
这儿聚集着公司的不少演员。
既有像俞飞鸿和徐静蕾那样在国际上知名的演员,也有像张嘉绎这样著名的电视剧演员,还有刘滔和黄晓明那样的新人演员。
再加上张国立和徐帆等人,就算在京城演艺圈,也颇具分量。
刘德桦没想到冯小刚会邀请他,各个地方都有圈子文化,这么介绍相当于融入了林子轩的这个圈子。
虽说以他的名气不一定非要和林子轩这帮人交好,但也没有坏处。
刘德桦不仅是演员,还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有向内地发展的计划。
他在九一年成立了影视公司,投资了多部电影,只是运气不好,到了九五年,公司亏损高达四千多万港币。
他早期投资缺乏经验,以为大导演大明星的大制作就能赚钱。
事实证明,投资越大风险越大。
他投资的影片不像程龙的电影能打入美国市场,还能在内地上映,只靠香港的票房难以收回资金,这是赔钱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刘德桦接了大量的片约,弥补公司的亏损。
由此可见,天王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过学费没有白交,让刘德桦认识到不是大片就能赚大钱,还要考虑市场,市场才是一部戏能不能赚钱的决定因素。
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的电影市场萎缩,内地市场成为新的选择。
他们要进入内地,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好梦公司就这样进入香港电影人的视线,只不过在《卧虎藏龙》获得成功后才受到重视。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好梦公司投资的电影回报率高,制作影片的种类广。
不仅有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片,还有主旋律电影和文艺片,以及多部热播电视剧,拿奖的拿奖,赚钱的赚钱。
同样是电影公司的老板,自己投资赔了钱,好梦公司却一直在赚钱。
差距有点大。
冯小刚介绍完毕,大家坐下来喝酒闲聊。
“咱们早碰见就好了,我正弄一武侠片,主要演员都定了,太可惜了,要不咱们就能合作了。”冯小刚惋惜道。
“下次有机会合作也很好。”刘德桦回应道。
“那行,就这么定了,回头我找个好本子,咱们研究研究。”冯小刚干脆道。
这是场面话,制作一部电影要考虑各种因素。
角色适不适合刘德桦来演,片酬能不能谈拢,有没有档期等等。
这么说更多的是加深联系,合作的事儿以后碰到合适的机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