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青铜峡:黄河边的一百零八种烦恼(第2/2页)

过了铁路,我们沿着一道篱笆,走到一扇门面前。沙地复垦项目正在进行的区域,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好在看门人认识赶驼人,同意替我们走个后门。正在复垦的那片沙地,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沙丘完全被“棋盘”覆盖了。而“棋盘”的每一格是麦秆。这就是著名的“麦草方格”,是中国治沙的杀手锏。巨大的“麦草方格棋盘”把沙固定住了,只要沙不再流动,作物就可以在沙上生长。同时,“棋盘”也有利于保水,这是作物存活所必需的。赶驼人说,这一片复垦区域,最终会种上灌木,直至乔木。这与我先前在榆林见到的情景很相似。不过那次是“高瞻”,这次则是“近视”。我走过了那些“麦草方格”,进入了沙漠。这真是一片沙的海洋,难怪中国古人把沙漠叫“瀚海”。沙子形成巨大的沙波。一些沙丘的坡面很陡,我骑着骆驼直接上下太危险,不得不沿着沙丘脊作“之”字形迂回。在沙漠里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停下来。赶驼人指着二十公里开外的山峰,说内蒙古就在山的那边,如果我在七月和十月之间再来,他可以带我去那边看几座古城和古庙的遗址。但现在他不愿意去,说晚上露宿太冷。

又在沙漠中走了一个小时,我们回到沙坡头。我长时间地站在黄河岸边的淤泥中,跟几位给山羊皮充气的男子攀谈起来。他们把这些山羊皮囊捆绑在一个木框子上,做成羊皮筏子。他们告诉我,做羊皮筏子只能用整张的山羊皮,山羊皮充气不漏,绵羊皮根本不行。而且还要在皮囊里灌些胡麻油,用来保持皮囊的弹性,防止开裂漏气。每一只羊皮筏子的底部绑着十五个山羊皮囊。我问当中一人,坐他的皮筏子去下游的中卫要多少钱。中卫就是我昨天吃晚饭的那个小县城。他说要六十元。这个价不便宜,不过我昨天坐敞篷小船意犹未尽,还想再在黄河上漂流一回,就回宾馆退了房。十分钟后,我已经坐在羊皮筏子上开始冲浪了。到中卫要三个小时。

真正的冲浪只持续了几百米。以后水面平展如镜,皮筏子在上面缓缓滑行。唯一的声音,是水底的石头在水流中的滚动和碰撞声。一个小时之后,筏主停了下来,等我去看岸上的几架老式水车。人们一度用这些水车把水从黄河抽到人工挖掘的灌渠,再由灌渠送到农田灌溉系统。这一地区人工建造的第一条灌渠,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现在,这些带巨大转轮的水车和灌渠,已经废弃多年,农民都用气压抽水机了。我回到羊皮筏子上继续漂流,在黄河上游壮美的风光中,三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到终点后,筏主就放掉那十五个山羊皮囊里的气。筏子能浮起来,全靠这十五个羊皮囊。接着,他将这些羊皮囊和木架子绑在一块儿,再绑在一辆随皮筏子载来的自行车上。他蹬车回沙坡头,我则抄起行囊,向中卫城走去。那座小城离我现在上岸的地方还有五公里,这里没有公交,只能走一小时的路了。我的下一站是兰州,可走到火车站时,已经赶不上下午两点四十分开往兰州的特快了,而下一班火车要等到午夜。

羊皮筏子

我决定去中卫县的主要景点高庙走走。高庙离火车站只有几个街区,这座始建于十五世纪初的三教合一的庙宇“高”得名副其实。它的建筑层层叠起,一座更比一座高,那一段接一段的台阶,爬起来就像爬山一样。到了最后一座大殿,再登上一段台阶,推开一扇活动门,我总算到了最高处的平台。我的力气没有白花,从最高处俯瞰,只见建筑群檐牙相啄,翼角高翘,更有造型特别奇特的,比如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这些屋顶极具动感,看起来就好像一大群凤凰在展翅高飞,给人极深的印象。同时,高庙也是我见过的寺庙中,空间利用最紧凑的。除了建筑特色,它还拥有一些本地最精美的壁画、木雕和塑像。以前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银川那么令人失望,这一刻我明白了。银川是这个自治区的政治和行政中心,那些坐办公室的人对保护这些毫无政治和行政价值的景点怎么会有兴趣呢?返回火车站,我四仰八叉地躺在行李寄存处的简易床上,等候午夜开往兰州的火车。火车正点到站。上车后我重演硬座换软卧的故伎,幸运地又一次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