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道阻且长,而终点可期

只剩两架轰炸机了,但还是要轰炸日本……

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初,日本提出的口号是“三个月灭亡中国”。

但不久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是如何的狂妄。

他们面对的这个国家的人民,能不间断传承5000年的文明,靠的不仅仅是勤劳和智慧,更有勇气和毅力。

还有,那种坚持到最后一刻也决不放弃的信念。

1

1938年5月19日,15点23分。

两架美国的马丁B-10远程轰炸机从中国武汉的汉口机场,轰然起飞。

机场上没有一个送行的人员——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次绝密的行动。

在飞行了两个小时后,两架飞机降落在了靠近东海的衢州机场,再一次加满了航空燃油。

当夜23点48分,两架轰炸机再度轰然而起,向东飞去。

升空后,两架飞机中编号1403的长机驾驶员徐焕升发出了第一份电文:

职谨率全体出征人员,向最高领袖蒋委员长及诸位长官行致敬礼,以示参与此项工作之荣幸,并誓以牺牲决心,尽最大努力,完成此非常之使命!

这两架飞机的目的地,是日本。

在全面抗战第一年中国空军就基本被消耗殆尽的时候,这8名机组人员所乘的两架远程轰炸机,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轰炸”日本。

2

蒋介石其实早就想轰炸日本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蒋介石就曾表示过要派空军轰炸“敌国首都”夺取制空权的想法,他称之为“爆击敌国的首都”——虽然没有指明“敌国”是哪个,但当时中国的首要敌国,除了日本,实在想不出第二个。

1936年底,国民党军队参谋本部制订的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已经明确列入了用重型轰炸机队定点轰炸日本东京、大阪等重要城市和军工港口、工厂。

蒋介石的想法是,在陆军和海军都明显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利用空军轰炸,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蒋介石当时还是过于乐观了——日本不仅陆军、海军碾轧中国军队,空军力量也是远超中国军队的,它后来研发出来的“零”式战斗机一度成为美国飞行员的噩梦,更何况当时还孱弱的中国空军?以当时中国空军的力量,即使倾巢出动,也很难对日本城市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短短一年间,中国空军的精英力量就已经被消耗殆尽。只有不到300架作战飞机的中国空军,在第一年惨烈的空中绞杀中虽然也取得过鼓舞人心的战绩,但终究因为数量太少,又没有后续补充,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参见《历史的温度》“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

而在中国空军那不到300架的作战飞机中,轰炸机只有96架。其中能执行长距离轰炸任务的飞机更是屈指可数——能飞到日本本土的轰炸机,只有6架意大利萨伏亚S-72和6架美国马丁B-10(生产型号为“马丁-139WC”)轰炸机。

马丁B-10轰炸机

但即便如此,国民政府的航空委员会还是将一批飞行员集中到南昌,为未来可能实施的远程轰炸日本做战前训练。

其间,蒋介石试图从英美购买飞机,但当时英美对日本侵华保持“中立”,为了不激怒日本,它们一开始并没有同意向中国销售武器。蒋介石转而求助于苏联。一开始也保持中立的苏联,迫于西线纳粹德国的强大压力,希望中国能够拖住日本从而避免使自己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窘境,所以渐渐开放了对中国的军火销售。

但是,蒋介石提出的向苏联购买100架远程重型轰炸机的要求,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苏联只愿意给中国提供中距离飞机,这些飞机只适合保卫中国沿海城市,但无法远距离飞行。当时有人猜测,苏联不愿意出售远程重型轰炸机的原因中有一条,那就是谁都知道中国买远程重型轰炸机想干什么——苏联那时候还不想彻底刺激日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只能从自己空军的“存量”中想办法。

选来选去,选中了当时中国空军仅存的两架美国马丁B-10轰炸机——其实一共有四架,但有两架已经存在严重问题,拆了那两架飞机的零件,凑出了另两架。

3

飞机有了,谁来开?

一开始,蒋介石想委派外籍驾驶员。因为驾驶这两架飞机的,本来就是外籍志愿人员(说是志愿,但也是支付了高额报酬的,类似雇佣兵)。但一听说是要飞往日本执行轰炸任务,外籍飞行员觉得风险实在太高,开出了一人10万美元报酬的价格。当时一架马丁B-10轰炸机需要4名机组人员,两架飞机就是8人,一共是8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