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信息技术:它影响了社会(第2/8页)
一些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曾提出,这样的定义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因为在有些文化传统中,语言和数学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的。然而,尽管这个问题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但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实证研究支持这样的主张。例如,将读写能力划分为初步、中等和充分3级水平,是中国在1950年开展扫盲运动时独立创制的,规定充分的读写能力为认识1 000个以上的字,中等文化水平为认识500~1 000个字,而基本的读写能力为认识300~500个字。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研究成果(如有可利用的专家的定量估计则直接利用,如无则通过专家的定性讨论进行推算),我将不同时期人口中的成年男子按照充分、中等和初步3个类别进行了划分。如果人口中每1%的成年男子能够进入充分技能类,则可得0.5 ITP(信息技术分);每1%的成年男子能进中等技能类,可得0.25 ITP;每1%的成年男子能进初步技能类,可得0.15 ITP。
这些数字是且只能是掌握信息技术的不同水平之间的差异的武断估计。这也许对于某些时间和地点是非常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些则大谬不然。然而,打分时坚持一贯性似乎比虚伪而高度主观地追求更加精确更为重要。将分数相加起来,会得出每个时期唯一的男性ITP。如果认为我为初步、中等和充分技能类别提出的数字不合理,批评家们当然可以用其他数字做实验,然后看看需要多少数字才能改变结果,并且对社会发展指数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女性读写和计算能力的证据普遍比男性要少,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在20世纪前的大部分时间和地点,会读、写和进行数学计算的女性要少于男性(通常是要少得多),并且通常都处于较低水平。
史前时代的男女差异无疑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这意味着我又一次只能瞎猜,唯一所受的约束是从历史资料中得来的总体印象。然而,做出清楚的猜测比留下含糊的假设更具建设性,所以我冒昧地提出一系列估计数字,抛砖引玉。然后我将估计的每个时期的性别乘数运用于男性ITP分数,得出女性的ITP分数;将这两个分数相加,就能产生一个东方和西方在特定时间点上的唯一的ITP分数。
在公元2000年的西方核心地带,我将100%的成年男子划入充分技能类,得到的男性ITP分数为50(即100%×0.5);而女性的技能分数也是男性的100%,于是女性的ITP分数也是50分(即男性的50分×100%)。因此,公元2000年西方ITP得分为100。
西方核心地带的职业文字和计算从业者通常设定的初步、中等和充分技能的标准比历史学家要高得多,因此他们不仅不会同意我所主张的100%男性都有充分的技能,也不会同意女性的计算技能与男性相当。然而,尽管为初步、中等和充分的读写技能和计算技能设定极高的标准对那些寻求在复杂的21世纪社会提高标准的人非常适宜,对于长期的跨文化比较却无所助益,因为那将使1900年之前的所有分数都降为零。
2. 技术的变化速度和所达范围。计算分数的第二个阶段,是再设立一个能反映存储和交流信息的技术的变化速度和所达范围的乘数。我将处理信息的工具分为3个更广泛的类别:电子媒介(2000年时在东方和西方广泛应用),电媒介(1900年时在西方广泛应用,但在东方没有应用),还有电之前的媒介(在西方可能使用了11 000年,在东方可能使用了9 000年)。
我为公元2000年西方使用的最先进形式的电子媒介赋予的乘数值为2.5。2000年时东方也使用类似的媒介,但不够普及。电话(既包括固定电话,也包括移动电话)和电视在东西方大致同样普及,但电脑和互联网主机在西方更为普及(美国每100人中有62.3台计算机,中国香港为38.5台计算机,日本为34.9 台计算机;美国每100人中有375.1台互联网主机,中国台湾为97.3台互联网主机,日本为72.7台互联网主机)。由于2000年西方的乘数为2.5,我为东方核心地带使用的乘数为1.89。2000年西方在社会发展指数上的信息技术得分为250分(即100 ITP×2.5);东方的得分为189(即100 ITP×1.89)。
公元2000年西方核心地带电子乘数定为2.5,是因为为这一特性所设的最大分数是250分,但为电媒介和电之前的媒介设乘数值就要难多了。我不知道以前是否有人尝试计算整个20世纪信息技术的功能的总体增长量,但根据专家文献,我的猜测是2000年可用的电子媒介比1900年西方可用的电媒介,功能增长了大约50倍。这意味着1900年西方核心地带的乘数为0.05。
19世纪的信息技术也有非凡的进步,不过显然与20世纪无法相比。1900年西方可用的电子媒介功能比1800年时可用的电子之前的媒介增长了5倍,这样便得出1800年的乘数为0.01。我将此作为所有电之前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基准面,包括大约公元前9000年时出现在西方,公元前6250年时出现在东方的,有记录的最早的用视觉符号所做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