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辟时期的德国 (1815—1848年)(第2/3页)

图20 慕尼黑大学的开学典礼,1826年。慕尼黑巴伐利亚州府档案馆藏。

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倾向仍然是极端保守主义。1830年爆发的法国七月革命引发了德国的社会动荡,政治骚动在哈姆巴赫节中相当明显。1832年梅特涅恢复了《卡尔斯巴德决议》,并增加了六项措施,禁止集会并限制结社自由。反对的观点被夸大,尽管有滥用权力之嫌,邦国议会仍然通过了一些措施。1834年又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试图加强新闻审查并控制大学教授和学生。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变化引发的矛盾和摩擦却最终超出了这些政治压迫所能控制的范围。

文化上,这个时期看起来也处于过渡阶段。在普鲁士,洪堡开创了中学和高等教育改革后,教育体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德意志邦国培养了一批受过良好欧洲教育的现代劳动力(虽然天主教邦国普遍落后于新教邦国)。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德意志大学培养了高质量的毕业生,同时也处在许多研究领域的前沿,在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法律、神学和语文学等领域均有卓然的成就。弗里德里希·黑格尔(Friedrich Hegel)的观念论哲学体系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有学者心向往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将历史视作“世界走向自我意识”的过程,它结合了犹太基督教的思想,从原初的整体,经历分裂和衰落,最终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和谐和重新统一,从更为现代和世俗的角度强调了西方历史长河中不同文明传承延续的经验性事实。对于历史发展的关注在其他领域也十分显著,比如历史法学派和历史经济学派的兴起。

黑格尔哲学的最重要的影响可能间接地反映在卡尔·马克思的思想变化,以及后来的经验主义社会科学和政治社会主义的发展中。马克思简要地涉猎了黑格尔曾经有些叛逆的学生—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至关重要的是,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等黑格尔批评者的观点,彻底颠覆了黑格尔的观念论哲学。马克思保留了黑格尔先前的概念框架,即把历史视作是一系列的阶段,各个阶段中的任何论点都会产生其对立物,并通过革命斗争化解,成为更高一级的综合体,再产生新的矛盾。然而,他却将黑格尔的观念论转换成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世界精神”(world spirit)不再是历史发展的线索。而人民群众,即真正的人类,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不过,马克思也精辟地指出,这并非出于他们有意识的选择。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阶级关系。历史阶段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主要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组成的。任何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引发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而革命冲突则会开启下一个更高级的历史阶段。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社会”大部分是停滞的,而西欧历史则是动态的:从部落社会的原始共产主义,到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再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即人类历史的倒数第二个阶段,阶级斗争被简化为有史以来最为富裕的资本主义中产阶级,与有史以来最为庞大、不断移居国外、相对而非绝对贫穷的、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完全被孤立、代表自我克制的无产阶级,为自身利益而发起的革命,开启了符合全人类利益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带来基于富裕的共产主义。在此阶段,阶级消失,国家和意识形态也衰亡了,所有人都将生活在能够实现自我的和平、和谐的世界中。马克思从历史、经济以及哲学和政治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将这一愿景写入了一系列精彩睿智的小册子、散文和评论中,并最终呈现在了三卷本的《资本论》之中。这是一部没有写完的重要巨作,对后续历史的影响不可估量。马克思的这一愿景有广泛的却常常互相矛盾、冲突的解释,也引发了无数的政治运动和强大政权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苏联。这些解释、政治运动和政权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灵感,以马克思的名义为自己正名,其引用或正确,或错误。相比之下,在三月革命前的德国,马克思才刚刚开始构想自己的革命观点,当时并未在德国产生多少影响。直至遭流放,他的主要著作才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静谧的阅读室中面世。而那时,他对19世纪德国政治的观察和评论也不过是隔岸观火。适当的时候,本书还会再次谈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维也纳是主要的音乐中心。大名鼎鼎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弗朗茨·舒伯特和施特劳斯父子,代表着德国音乐的创造力,从主要的交响乐作品到维也纳的华尔兹舞曲,再到更为私密的艺术歌曲(Lieder),包罗万象。音乐既是一种公众活动,有歌剧和音乐会,又是一种私人的家庭消遣,包括弹钢琴、演唱及小型室内乐。总体来说,比起18世纪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代表的北部新教音乐,19世纪早期的德国音乐更为世俗。从更广泛的文化范畴来看,18世纪炫耀式消费的宫廷文化渐渐转向了更为理性的中产阶级风格,称为“毕德麦雅”(Biedermeier)—这个词不仅代表了一种家具风格,更意味着一种略微压抑、父权和沉重的中产阶级氛围,并伴随着对政治冷漠的苦行式的工作风气。这个时期的文学风格多样。随着1832年歌德的逝世,歌德晚期的古典主义让位于自己追随者的某种归属感。还有以诺瓦利斯、蒂克、荷尔德林、布伦塔诺、冯·阿尼姆、霍夫曼和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的浪漫派。与之相对的是“青年德意志”(YoungGermany)文学运动组织成员的作品,如海因里希·海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