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士教皇(第3/4页)

尤利乌斯无惧凶兆,接下来一个星期,罗马忙着准备出征。八月二十六日拂晓,举行完早弥撒之后,他坐在御舆里,由人扛到罗马众东门之一的马焦雷门(Porta Maggiore),在此他赐福给一路上特意前来为他加油打气的人。陪同他的有五百名骑兵和数千名配备长矛的瑞士步兵。同行者有二十六名枢机主教,以及西斯廷礼拜堂的唱诗班,一小队秘书、文书、名誉侍从、审计员(梵蒂冈行政机构因此空了一大半)。此外还有教皇的御用军事建筑师布拉曼特(军事建筑师是他在梵蒂冈的众多职务之一)。

从马焦雷门出发,大队人马蜿蜒走进罗马城外干枯的乡间。三千多匹马和骡子驮运大量辎重。位列长长队伍最前头的是经祝圣过的圣体,但这圣体不是今日所用的白色薄薄的面饼,而是在炉子烘焙过的大奖章状圆饼,上面印着基督受难、复活等激励人心的图案。

尽管后面拖着一队行动迟缓的随行人员,但大军推进顺利。每天日出前两小时拔营,日落前推进约十二公里。一路上教皇和布拉曼特巡视了数座城堡和要塞的防务。大队人马抵达北方约一百三十公里处的特拉西梅诺湖时,尤利乌斯下令驻留一天,以让他好好享受一下最爱的两项消遣:划船和钓鱼。他小时候曾用船帮人将洋葱从萨沃纳运到热那亚,借此赚钱,自那之后他就爱上了划船。话说回来,这时候他则在瑞士步兵于岸边打鼓吹号助兴下,在湖上悠游了数个小时。此外,他更进一步寓私乐于公务之中,抽空探视住在城堡的女儿费莉斯和女婿,同时查看该城堡的防务。尽管有这些不相干的行程,大军出发不到两个星期,却已拿下文布里亚的陡峻山丘和深谷,推进到第一个目标(高踞山顶而有城墙环绕的佩鲁贾城)的攻击范围内。

过去数十年里,佩鲁贾一直受巴里奥尼(Baglioni)家族统治。这个残暴的家族,即使放在血迹斑斑的意大利政治斗争史里,也仍是佼佼者。他们屠戮多次,其中一次之血腥残忍,让佩鲁贾大教堂不得不在事后用葡萄酒进行清洗,并重新予以祝圣,以求血腥之气不致缠扰该城。但即使是杀人如麻的巴里奥尼家族,也不想和教皇交锋。因此,佩鲁贾领主詹保罗·巴里奥尼迅即归顺教皇,九月十三日开城投降,尤利乌斯兵不血刃夺下一城。在教堂钟声和群众欢呼声中,教皇和随行人员进了佩鲁贾城。尤利乌斯感觉像是返回故里,因为年轻时他就在佩鲁贾任牧师之职。凯旋门迅即搭起。尤利乌斯坐在教皇宝座上,由人扛到大教堂举行圣餐礼。人民涌上街头欢呼,此刻的尤利乌斯是不折不扣的胜战英雄。

兵不血刃的胜利让教皇乐昏了头,竟开始想着率领十字军直捣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但眼前得先把其他任务完成。他在佩鲁贾仅待了一个星期,就往波隆纳进发。大军向东穿过亚平宁山脉山口,向亚得里亚海岸挺进。因天气变坏,前进缓慢。至九月底,文布里亚山峦的峰顶已罩上厚雪,下雨时穿行山谷的狭窄道路变得危险万分,驮运物资的马因此走得跌跌撞撞,一向在罗马养尊处优的枢机主教、教皇随从则士气低落。有一段路因为泥泞又陡峭,尤利乌斯不得不下马,徒步走上去。跋涉二百四十公里后,他们终于抵达佛利,不料就在这儿,教皇的骡子竟被当地小偷偷走,大煞教皇的威风。不久,线报传来,自封为波隆纳统治者的乔瓦尼·本蒂沃里奥(Giovanni Bentivoglio)和他的众儿子们已闻风逃到米兰。

要说本蒂沃里家族和巴里奥尼家族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前者比后者更残暴,更桀骜不驯。尽管如此,他们却很得波隆纳民心。数十年前,敌对势力发动政变,结果本蒂沃里奥的支持者将一干谋反者捕获、杀害,并将他们的心脏钉在本蒂沃里奥豪宅的门上。但如今面对教皇大军压境,波隆纳人民毫不迟疑,立即开城门迎接。进城场面的盛大热烈,比起两个月前进佩鲁贾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教皇再度高坐在宝座上,由人扛着巡行过街,头上戴着镶满珍珠的高耸三重冕,身上穿着紫色法衣,法衣上绣有许多金线,镶有闪闪发亮的蓝宝石、绿宝石。一如在佩鲁贾,街上立起了数座凯旋门,群众挤上街头庆祝,燃起了数堆篝火,前后热闹了三天。“战士教皇”的传奇故事就此诞生。

教皇抵达波隆纳后,有人用灰泥做了他的塑像,竖立在波德斯塔[7]宫前面。但教皇希望竖立更长久的纪念物,因此打算建造一座巨大的青铜像,立在圣佩特罗尼奥教堂门口,借此向波隆纳人民宣示该城已纳入其辖下。而要塑造这么大的青铜像(预计有14英尺高),他自然想到了米开朗琪罗。尤利乌斯推断,如果这位雕塑家不愿画西斯廷礼拜堂的拱顶,或许会愿意接这件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