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六章 禅宗与茶道宋朝传入日本(第3/5页)
但让荣西非常困惑的是,当年27岁的自己,每当坐禅的时候,坐着坐着就会打瞌睡,但反观那些中国的老和尚却一个个似乎还挺精神,虽说两三年是肯定坐不了,但坐个两三天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困惑之下他便问了天台山万年寺的住持大师,说:“你们坐禅的时候难道就不想睡觉吗?”
住持很实诚,说:“大家都是人类,我年纪又一大把了,吃过晚饭就开始会有瞌睡,更别说坐禅了,当然会犯困。”
荣西愈发不明白了:“那坐禅的时候如果困了,您怎么办?”
本以为对方会说一些心想佛祖之类的话,但却不料人家真的是个实在人:“喝茶,茶能提神。”
荣西当场就饮了一杯茶,再打坐的时候,发现精神好多了。
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茶乃合五脏、健身心的灵丹妙药。”
文治三年(公元1187年),曾经一度归国。已经50岁的荣西,因觉得自己的学问修为仍然远远不够,所以再度西渡中国学习佛法,四年后回到了日本。这一次,他带回了两样东西:茶种和禅宗。
其实茶叶在日本一直都有,早在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3年),从唐朝归国的遣唐使永忠和尚就带了几麻袋茶叶回日本,并且呈交给了当时的嵯峨天皇。据说这位文艺天皇在收到这份独特的礼物后显得非常的高兴,还专门为此做过和歌一首。
不过,当时在日本的茶叶全都属特供产品,仅给上层贵族享用,而且还被当作了一种名贵药材,并非是饮料。
那会儿的茶叶主治中风、糖尿病、厌食症以及脚气病等病症,并且还附有强身健体等功效,在朝廷的王公贵族中人气非常高。
当然,这只是茶叶,一种能干嚼或是泡开水的食物,和茶道没有零星半点的关系,甚至和茶这种植物也没几毛钱的联系,因为永忠和尚带回来的,只是被晒干了的茶叶罢了。
虽然如今也有说法,认为永忠也把茶种带了回来,并且也确实在京都一带种植,但这即便是真的,那也不过是在极小的范围内流行,而且也无法改变茶叶药用的事实。
事实上日本真正开始产茶,并且成为了近代亚洲重要的茶叶产地,确实是荣西带茶归国之后的事情,而且在他的带动下,热茶这种东西也就此步入日本的民间,并且大受好评,还得到了时任镰仓幕府的三代将军源实朝的大力推荐。
且说在荣西第二次回国后曾经拜访过一次源实朝,结果却发现位于坐席之上的将军大人不但眼神游离,而且说话也前言不搭后语,全然一副病怏怏的模样。
于是荣西问道:“大人,你是不是病了?”
“让大师见笑了,我是昨天喝多了,头疼。”源实朝虽然很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实话。
日本人是一个天生就不怎么会喝酒,却偏偏特别爱喝的民族,所以宿醉对于日本男人而言,属家常便饭,从古代到如今,从将军到平民,都不乏受害者。
荣西听完后便表示这么个疼法也不是个事儿,您还是吃点什么吧。
可当时日本医疗水平相当落后,像宿醉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医学上的对策,只能靠人本身的能力把酒劲熬过去。所以源实朝连连摆手,说:“没啥好吃的,就这样吧。”
“等等。”荣西突然想起了什么,“大人,贫僧有药。”
这药其实就是茶叶,因为他觉得打禅的时候累了喝茶能醒脑,那么醉酒的话喝茶也能变得清醒,道理是相通的。
在喝下了一碗热茶之后,源实朝确实感到清醒了很多,头也一下子不疼了。
于是,将军就这样成为了饮茶爱好者,而且每次开会或者会客都会向别人推荐喝茶。
不过对于此时此刻的日本而言,茶仍然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东西,所以一般享用之前,客人为了表达对主人的尊重,而主人又想凸显这东西的稀罕,往往会搞出一套又一套相当繁琐的礼仪。这也就是茶道在日本的由来。
其实茶还没说完,但得先说说禅。
跟茶一样,早在唐朝的时候,禅宗的一些理论就被各种僧人从中国传入了日本,比如在公元9世纪的时候,唐朝僧人义空应嵯峨天皇的老婆橘嘉智子皇后之邀,东渡日本开坛论禅,可是因为当时日本人对禅宗全然没兴趣,朝廷方面也不过是叶公好龙,所以在日本待了几年却毫无建树,顿感前景渺茫的义空,灰溜溜地回了国。
之后的数百年里,虽然陆陆续续地有两国僧人在各类往来中将禅宗点点滴滴地传来日本,但终究只是点点滴滴,并无系统可言。
但是荣西却不一样,这人之所以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的原因,就是他带回来的并非鸡零狗碎的豆知识,而是一整个宗派——临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