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逼向女儿河(中)(第2/4页)

所有人都高声道:“为圣天子贺,为大明贺,为将士贺!”

此后帐中非常热闹,张若麒也是抚须微笑,马科、唐通等攻下石门山,旗开得胜,他也可以分一点赞画之功。

大明的规程就是如此,文官拟定方略,武将斩将夺旗,虽然方略是王斗献的,不过赞画等功,只会记在洪承畴,张若麒,邱民仰等人头上。

宴中还商议明日军务,初步方略已经完成,明日吴三桂、马科、唐通只需摆出渡河的架式便可,吸引鞑虏的注意。关键是主力西进时,鞑虏主力会不会被吸引到女儿河畔,如果不能,吴三桂等人是不敢过小凌河的。

从地势上也可以看出,石门山到小凌河边上,由于地势狭窄,平川之地不多,所以己方的兵马施展不开,只能一波波几千人几千人的缓慢过河,属于添油战术。而清军,则可以一次性的,在锦州城东,城北,摆开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兵力。

这也是王斗不主张主力从这边攻击的缘故,再多的兵力,在这里也布置不开,每次清兵都可以采取以众击寡的战术。

明军战力本来就弱于清兵,再被以众击寡,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王斗认为,奴酋不敢承受明军主力渡过女儿河的后果,这样一来,对锦州南,锦昌堡,白庙堡的驻军威胁太大了。皇太极不是等闲之辈,不会看不出这一点,定会集重兵拦截,双方在女儿河两岸大战。

趁这个机会,吴三桂等人就可以渡过小凌河,虽说锦州城现被重重包围,不过城内祖大寿也是非凡人物,定会抓住时机出城接战,前后攻击锦州城东的清军,增加吴三桂等人得胜机率。

此战关键是趁鞑虏没有反应过来,快速攻占双子山,毛家沟,扫清对峙障碍。依靖边军参谋司的设想,明军主力西行时,清军虽会有一段时间的迷惑,不过很快就会反应过来,重兵快速应援,想要过河,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对明军来说,过不过女儿河都是次要,只要清军主力被吸引过来,解围锦州,便是胜利。

帐内气氛沉凝,明日之战,非同小可,一个不好,便是双方决战。

对面是凶悍的鞑虏,这几十万兵马撕杀,生死难料,祸福只在瞬息之间,任你是大将小兵,都有可能当场战死,白广恩便是前车之鉴。

洪承畴拼命给众将打气,王承恩也是阴沉言,明日之战,敢有畏怯后退,不尽为国者,他都会如实上书弹劾。

张若麟也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将众将的士气激起,特别山西总兵李辅明,援剿总兵左光先更是心热。

入援辽东后,二将都没什么出众表现,眼见别将个个功劳大把,自然不甘,其中左光先,更爆雷似的吼叫,定要让各军看看,他们秦军的风采。

左光先虽然算洪承畴的嫡系,当年随洪承畴自陕西出关,不过眼下,却越发有边缘化的趋势。

目前在洪承畴眼中,只看重宁远总兵吴三桂,对左光先重视度越小,这也跟他所部战力有关。历史上秦军就没什么出众表现,他们打打农民军可以,打清军,就有点上不了台面。

而辽东各将中,吴三桂部本来战力就强,在辽东关系更盘根错节,这也是洪承畴放着左光先不重用,却要大力笼络吴三桂的原因。左光先外表粗豪,有如张飞,但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自然心中不爽,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

出了帐来,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放眼过去,无论是北面的石门山,或是西面的黄土岭,还是南面的娘娘宫等地,皆成旌旗与军营的海洋,各营地的大纛旗迎风猎猎作响。

各营地星星点点的灯火已经亮起,这些营地,很多还是随军民夫们的营寨,他们都连夜,在热火朝天的打造器械。

明日之战,不论是吴三桂、马科等地过小凌河,或是王斗等人过女儿河,都需要大量的木排浮桥,这些器械,越多越好。不但如此,负责后勤的辽东巡抚邱民仰,在监军王承恩的督促下,还找来了一些渔船,顺着小凌河北上,以便到时能迅速为吴三桂等人撘建浮桥。

大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前线大军高速运转下,源源不断的物资汇集过来。

当然,这些渔船都顺着小凌河西岸,北岸行驶上来,免得被清军偷袭,毁去船只。

唐通军队,更沿着狭长的河谷地带扎营,以密云军谨慎的风格,他们岸边密密的巡逻队不知派出多少。

马科的一部分山海军,则在石门山扎营,他们同样非常小心,在西石门山一带挖掘多道壕沟,防止乳峰山清军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