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秋风落叶(第15/20页)
韩大任:逃跑……能逃得了吗?
王怀明大抱大揽:你放心,听我的没错,都包在我身上……不由分说,强拉着韩大任出来,凑足了城里的残兵,扛着几门炮,打开南门,大家就稀里哗啦地走了出去。出去之后也没看到有人拦截,于是大家渡过白鹭洲,这时候王怀明吩咐道:听我号令,把大炮都架起来,向着清兵开炮!
轰轰轰……大炮响了起来。
这时候清兵们正在大营里睡觉,被大炮轰响,顿时哭喊着爬起来,向着四面八方飞逃。
王怀明对韩大任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清军的战斗力,不堪一击。
韩大任说:……那咱们……快跑!
于是韩大任的败兵匆匆逃离,而清军的简亲王喇布则逃到安全的地方,悻悻地喘口粗气:哎呀妈哟,刚才可真是惊险……
这时候忽然有康熙的命令下达:简亲王喇布听令,韩大任为吴三桂阵营中的重要人物,现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捉拿他归案。
喇布接到命令,连连摇头:这仗,打得不对头啊。高大节那么厉害,反倒不重要:这个韩大任明摆着是个人格倒退的窝囊废,却居然是个重要人物。
没办法,那就追击吧。
于是喇布和董卫国带了十万号人马,就开始了追杀韩大任的漫漫行程。
正式开始追杀的第一天,是康熙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可眨眼间工夫,就追到了九月重阳节。
途中,韩大任先后逃往宁都、乐安、万安、泰和、兴国宝石砦、永丰与庐陵之间,复奔阆川洞,白扬坳……不管韩大任逃到哪儿,厚道的喇布就追到哪儿。韩大任如惊弓之鸟,不敢交战,喇布实际上心里也是怕怕,不过是靠了人多给自己壮胆而已。
两支军队一追一逃,终于抵达了江西老虎洞。
于是幕客王怀明,带着吓破了胆的韩大任登高临远。
21.负资产的累赘
坐在老虎洞的制高点上,王怀明说:小韩,对眼下的国际形势,你有什么看法?
韩大任:……没有。
王怀明一笑:情况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广东结连福建,平凉精角汉中,天下事尚未有定,我们还有所为。现如今,王辅臣倒戈,耿精忠投降,尚之信口称起兵,却从未派出过一兵一卒。这时候的战争态势,已经是一目了然,没有了广东,则湖南腹背受敌。失去了平凉,则汉中摇动,四川坐以待毙,此安危存亡之机,不可不察也。
韩大任:嗯,到底是啥意思呢?
王怀明:我的意思是说……咱们彻底完蛋了。
韩大任:这还用得着你说?我早就知道。
王怀明:你……
说不明白,韩大任的军队就在老虎洞驻扎了下来,转眼工夫又住了几个月。到了康熙十七年正月初二,兵营里的兄弟们正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不提防喇布昏头胀脑地从山野中突然冒了出来。十万清兵人数太多,只管闭着眼睛往前走,结果一脚踩进了韩大任的大营。前面的清兵有心掉头逃,奈何被后面的人用力一推,就一下子推进了韩大任的营中。
霎时间鸡飞狗跳,哭声震天,韩营中有六千多人被清兵活活踩死,营寨也不晓得被谁一把火给烧了,总兵与副将级别的领导干部三百多名被裹挟在清兵大队人马之中,稀里糊涂地跟着清兵走了。
这时候韩大任终于彻底崩溃了。
他说,我投降。
四万大军,不战而降,让康熙捡了个大元宝,而吴三桂却惊得目瞪口呆。
想当年,吴三桂自辽东起家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四万人马。
可现在,四万人马交给韩大任,却是除了逃跑,就是投降。
这四万人马,自从落在韩大任手中,非但没有发挥出丝毫的作用,反而成为吴三桂方面的负资产,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22.不祥之兆
韩大任带给吴三桂的,是彻底的分崩离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叛逃,吴三桂考虑,必须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法子,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法子最有效呢?
登基称帝如何?
这个登基称帝,听起来怪异离奇,却是最符合国人心思的。一旦他登基为帝,在国人的心中就有了强大的法统性,像李自成,称帝之后虽然失败,可是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临到这时候仍然是享受着“皇后级别”的待遇,幸福地活到了九十多岁。
所以这个基,是一定要登的:这个帝,是一定要称的。
吴三桂的登基称帝,看起来分明是在扯淡,实际上却是有深意的。
这个深意,就是他知道自己马上就会死掉。他活着,是一杆大旗,许多人扎在这杆旗下吃饭。可他死了之后,这些人怎么办?
必须要为这些善于吃饭的人们,再立起一杆大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