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换城之议(第2/4页)
张迈微微颔首,但很快就闪过郑渭刚刚才跟他提起的那个消息——高昌回纥境内的明教教徒带来的消息,心想:“这次从高昌那边来了两千多人,那个消息,迟早会传开的,疏勒的事情,还是得加紧!”因对李膑道:“你想怎么用谋?”
李膑沉吟片刻,道:“高昌回纥所信仰的宗教与天方教势不两立,胡沙加尔向高昌邀请援军,这是天方教不愿意看到的。而这个就是我们的机会。”
……
作为唐军派驻到疏勒的使者,嘉陵显得有些稚嫩了,实际上他的年纪比杨易还要大些,但一张孩子脸却如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而且言语之际有一种的佛徒的天真甚至迂腐,胡沙加尔见到他时心中冷笑,心想:“要么是唐寇无人,找不到一个能做使者的,要么就是只将这个少年当做一个传声筒。”因他是个和尚,便将他安置在普法寺,让鸠罗严加看管。
这日,嘉陵收到了从城外转来的秘密信件,信件虽以汉字写成,但就算是一个精通汉文的学者乍一看也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原来这封秘密信件用的是张迈密码写法写成:首先是将所有的字的音调打乱,平声字用同音上声写,上声字用同音去声写,入音保留不变,遇到敏感的人名则以约定好的代号代替,将文字翻译完了之后,再倒过来书写,所以要是这封密信落到敌人手中,敌人打开一看也只是一堆完全看不明白的乱字。除了这封信以外,又有两张白纸,末尾有李膑的签押。
嘉陵将信读罢,心中微为震惊,原来这封信里是李膑传出指令,信中告诉嘉陵,唐军高层已经决定和胡沙加尔进行正式的议和停战,并准备以下疏勒来换取莎车城,如果胡沙加尔能够同意这个条款,唐军以及唐民全体将无条件地撤退到莎车地区,从此与疏勒永为邻好。李膑交给嘉陵的任务便是让他联系鸠罗,为即将到来的和议铺路。
“莎车……莎车……”
生长于疏勒的嘉陵,自然很了解莎车地区的情况。
那莎车城位于疏勒本城东南四百里,在汉朝时本为莎车古国所在,东距于阗约一千二百里,乃是一处交通要地,疏勒要前往于阗,莎车便是必经之地,如今已被回纥人占据。
莎车城不但是西域的战略要地,而且所在的绿洲也是西域最大的绿洲之一,但由于这些年处于回纥面对于阗的最前线,民生不免凋疲,如今只是作为一座军镇,长年有三千多兵马驻防。
下疏勒与疏勒同处一个地区,两城之间朝发夕至,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种地理状态决定了张迈和胡沙加尔的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双方都知道不可能长久,要么就是唐军吞并回纥,要么就是回纥剿灭唐军,难以有回旋的余地,但莎车地区与相对于疏勒却是一个有山河阻隔的独立区域,若是此议得成,那么对唐军来说将有利于与于阗取得联系,而莎车地区虽然比疏勒地区狭窄,亦颇足以安置唐民,而对胡沙加尔来说,则可以让唐军这个杀到胸腹之中的胸腹大患变成送出门外的边角之疾,让回纥人重新获得一条完整的国防线。
这个提议既需要双方各自作出让步,但能够解决双方最迫切的问题,所以嘉陵读完此信,丝毫无疑,心中便想:“若这和议一成,那我们在疏勒河河谷开发出来的无数农田,便要拱手送给回纥人了。莎车虽然水土丰美,可是那里荒废已久,去到那边一切都得重新来过。”心中一阵不舍,同时又生出向往之心。因为若能用下疏勒换以及唐民所开垦的所有农田换得莎车,那唐民们将得到一个可以立国的地方了,而不用再寄人篱下了。
“一个自己的国家,一个绿洲国度……”
莎车地区前有山河可以拒疏勒,后可以联系于阗,内部河流纵横,水草丰美,水土的质地上佳,甚至还有山路可以进入印度,若大唐军民能够在此扎根,以农以牧以工以商,数年下来便有望成为一个富裕的小国。
想到这里嘉陵又精神一振,忖道:“耕耘百年的农田一旦丢失虽然可惜,但若能得到那立国之地,却也值得!”当即按照迷信的嘱咐,拟了一封信,用正楷书写在那张有李膑签押的白纸上,来见鸠罗,请他斡旋此事。
鸠罗精通五国文字,阅读汉文全无障碍,读罢书信,微笑道:“下疏勒土地贫瘠,又无山河可守,莎车水草丰茂,贵军要做这趟买卖,这算盘打得可真够响!”
嘉陵只是淳朴,头脑其实十分灵活,平日在寺内与群僧辩论佛经,口才也是不错的,来之前已经将前因后果细细思忖,这时应道:“鸠罗大师此言差矣!我军的这个提议,表面看来是以下疏勒来换刹车,其实却是以整个疏勒来换莎车——这笔生意,对回纥人来说才是更加有利!而不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