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备的青葱岁月(第5/11页)

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抄袭成份,是早年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的翻版,是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延续,是更早些时候陈胜王的“苟富贵,毋相忘”的愿景再现。尽管抄袭氛围浓烈,但我们仍然相信刘备确曾说过这样的话。仅仅是因为:许多年轻人都曾这样想过,这样说过。这是每个年轻人青春时代的成人宣言,刘备没理由免俗。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取决于这个年轻人的心智成熟度。刘备无疑有着成就大事的秉赋,他的性格与普通的年轻人明显有着不同,平时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侠之士。这种性格在太平时期,无疑会惹来天大的麻烦,但时逢乱世,却是生逢其时。

但是接下来,一桩诡异的事件发生了,刘备以史书上难以言述的手段,获得了他人生事业的第一桶金,完成了他初期的原始积累:

中山国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积累了价值千金的家财,到涿州一带贩马,途中遇到了刘备。他们认为刘备是个奇才,就赠送给刘备许多钱,于是刘备就用这笔钱组建了包括关羽和张飞在内的,初期的私人武装兵团。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之中,也涉及到刘备第一桶金的叙述: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单从这段叙述上来看,罗贯中分明是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头,大凡经商之人,莫不是极其精明之辈,向来讲究个不见兔子不撒鹰。那张世平与苏双,与你刘备不沾亲不带故,怎么可能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送给你?刘备的第一桶金,肯定是有问题!

但什么问题呢?罗贯中在书中暗示了这样一种可能,商人张世平、苏双遇到的并不是刘备自己,而是刘关张这历史上极具凶名的暴力组织。而且罗贯中暗示,所谓赠送云云,纯属瞎掰,这实际上是刘备暴力团向两个商人收取的保护费:“……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人家认都不认得你,你跟人家诉说的着吗?这摆明了,十足十的敲诈。

而且,刘备找这俩富佬述说,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对方掏银子。俩富佬又不傻,不快点把银子掏出来,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但也许,我们的分析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世平与苏双,完全有可能是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打动,陷入意乱情迷之中,所以慷慨解囊。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张世平和苏双,应该还会出现在刘备的面前,又或是推荐他们的子侄辈的,来刘备这里谋个前程。但史书中没有这样的记载,这两个大富商宛如天上降下来的神仙,撂下一大笔钱给刘备开基立业,而且又飞回到了天界,彻底在人世间消失了。

一句话,他们再也不想见到刘备了,又或是再也不能见到刘备了。

不管怎么说,刘备反正是掏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仅可以招兵买马,而且还得到了左右臂膀:关羽和张飞。他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了。

【5.抢了张飞的戏】

刘备举旗招兵,是为了对付黄巾军。这样一支短时聚集起来的民间武装,其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刘备很清楚这一点,他找到个小官员邹靖,将自己的私人武装在官府进行了合法注册,就获得了正当经营权。而后出击黄巾,轻而易举的立下战功,朝廷嘉奖了他一个闹心的职位:安喜县尉。

这个县尉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人武部部长,职责功能和现在的人武部也没区别,属于预备役,负责替官队招兵买马,筹备军资。虽然满足不了刘备的野心,但好歹,也算是进入了公务员系统,毕竟也是一个难得的起步。

接下来,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殴击督邮事件。说到督邮,相当于现在的省厅级的司法局局长,说权力不谓不大,说实惠不谓不少。工作职能就是经常到基层召开会议,捎带脚检查下级工作而已。上级领导来了,刘备就去汇报工作,可是督邮手下却不给通报,猜猜大耳朵刘备干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