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借刀
没有过两天,小皇上的信就到了抚水州。
显然小皇帝还在气恼当中,在信中写道,如剥床以肤。
石坚看到这四个字,差点说了一句胡说八道,以郭皇后有什么资格能用到剥卦,还到了剥床以肤,危险都到床面,大凶。就是武则天,如果不是唐高宗放任,加上他身体不好,也不能用这一卦象,五阴一阳之爻,顶多是否卦之象,内小人外君子,小人道长。可只要唐高宗如果志行也,也会有命无咎。就是说只要唐高宗下狠心,武则天成不了大事。
现在郭皇后不要说到了剥床以肤,就是连否之小人道长也差了十万八千里。也不过就是脾气娇纵了一点罢了。如果要来比喻,最多最多是央自邑,不利即戎。警告一下就行了,如果动用武力,反而闹得沸沸扬扬。
但小皇帝的心情,石坚能够理解。本来一直以来刘娥压制了他多年,而郭皇后是刘娥扶持起来的。现在刘娥死了,连吕夷简都向小皇帝表示低头,可这个郭皇后不知收敛。这个下场是迟早的事。
石坚想了想,回了一封信。信上说了,废立皇后之事,何依汉唐故事。昔日李绩云武后之事,乃陛下家事也。此例可开否?李绩后期功高,求自保,故不欲多事进言,故有李义府作乱中枢,李绩掌大权则不谏,后高宗曰多日无臣谏。李绩又云,陛下无过,何来谏?谬乎?高宗虽守成之主,可无能比拟唐太宗,唐太宗都进谏如流,何云无过。因此,此例不可作比。亦汉唐之例不可开。又汉唐换皇后之事,有几例是为公正之举?
废立皇后,臣子不进谏,何必需台臣?皇后也,天品,一举一动,事关天下安危。臣子进谏也本份,如不进谏,反失职也。对则听,错则忘。如人之嗜食,有人爱肉,有人爱鱼,有人爱蔬。嗜肉者则骂嗜鱼也?嗜鱼者则骂嗜蔬也?陛下应当以众多臣子进谏,而感喜。君不明,思谏亦不能。此乃可贺之事,今皇上因进谏,而放十余大臣,臣则不解。皇上想学杨广粲纣乎?此例正大不可开。皇上请罪己。
因为进谏,你把孔道辅他们全部下放了,这是错误的,况且他们还是好心为了国事。只是进谏不如你心意罢了。你下诏向天下承认自己错误吧。看到石坚写到这里,宫里前来的太监吐了吐舌头。
石坚又写道,今皇上欲以臣赞成皇上废后之举,以立曹贵妃诱臣。皇上此举置臣何地也?
曹将军忠烈于国,为救十数万将士生命,淹留其后,牺牲于灵州城。臣自愧不如,心下敬羡。非为私也,为公为国之故。今曹贵妃品德兼备,臣常赞扬,非为其父因,白则白,黑则黑。不能混同。今陛下教臣公私混一乎?
言语更为激烈。
况废立太后,天下大事,慎之又慎,臣只是一臣子,皇上废立,臣只有谏议之权,岂敢有决策之权也。今皇上非但以臣之意,还以立一新皇后以贿臣。皇上是想臣今之权已凌驾于皇上之上,两位太后之上,文武重臣之上!或是欲臣早日激流勇退,复避嫌也?
废立太后,国事也。先责之于错漏,责之不听,先禀报于两位太后,再问之群臣,群臣不听,再谏。谏不听,再议,如此三番,方可行之。今皇上平时不加管教,冒然废黜,是行郑庄公养太叔段之举乎?
但石坚写到这里,还是给了小皇帝一点面子。这个郭皇后是太讨人嫌了。于是结尾写道,今皇上错已成,可置皇后于一院。警而观之,如不改再行决定。如改,何必废之?且善待其家人,否让天下人心寒。则争议自止。
给郭皇后一个面子,一个改正的机会,善则重立,恶则众臣也无话可说。同时善待郭家,做到仁至义尽,就是大臣想进谏,也没有这么激烈了。(本来这段信如果用全文言书写,但估计各位书友一看到很可能略过不读,改了半文半白。)
但石坚心中也感到羞愧,此举于吕夷简,石坚正是用了郑庄公养太叔段的计策。
这封信到了京城后,赵祯这时气也消了,从谏如流,可一时半会面子放不下来。正好石坚这封信到达,于是在朝会上将这封信拿出来给大臣看,并说自己错了。再次将这些大臣召回京城。但也不怪罪吕夷简。
这时候抚水州来的宾客开始多起来。各羁縻州的酋长们纷纷到达。但石坚并没有接见他们,不是他狂傲,确实地位悬殊太大,自己如一一接见,这些酋长们说不定还会产生其他想法。但他也没有怠慢,在附近几个山上搭建了许多木寨,将他们安顿。现在的形式与召开商会差不多,只是商会那些费用完全是商人自理,可现在这些酋长们前来的花费全是朝廷供给。
因为来的人多,加上士兵,每天从都柳江上,驶来许多船只,将供给卸下。还好,第一条马路修到了抚水州,从旱道上也分担了一些运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