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之一:我向皇帝说真话
讲到“滕文公篇”,已经是《孟子》七篇中的第三篇了,承上启下,这回在进入正文之前,先说几个小故事作为开场白。
这第一个故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辛苦了大半辈子,家国天下可算是风调雨顺、气象万千。可就在忙着东征高句丽的紧张时候,一个叫段志冲的小小草民给唐太宗写了一封信,要向皇帝说说真话。
草民直接向高层反映问题的事情倒也不是从没有过,但通常的模式是:草民们总是对地方苛政忍无可忍,却坚信金銮殿上的皇帝是位圣主,两厢的宰相都是清官,所以千方百计地穿过地方政府的围追堵截,去国都找圣君贤相倾吐心声。可是,凡事总有例外,这回这个段志冲就是个大大的例外。
段志冲对皇帝说的真话是:“您老人家赶紧下台吧!”
段志冲的小小矛头竟然不是指向地方政府的,而是指向了唐王朝的最高领导人?!
——这个故事我是在《资治通鉴》里看见的,原文交代得非常简单,不大让人弄得清前因后果,也没有收录段志冲这封信的原文,只简略地讲了讲段先生的核心思想:劝皇帝下台,请太子接班。
这还了得?!这种话别说是跟皇上说,就算跟一个小小县太爷去说,弄不好也得丢了身家性命。这位段志冲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药了。
这封信既然已经递上来了,唐太宗既然已经看到了,可想而知,很快就有热闹看了。
场景:皇宫的某间办公室,老板桌上摆着段志冲的那封要命的信。
人物:唐太宗、太子李治、皇亲兼高官长孙无忌。
背景音效:窗外有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这三个人会是怎样的一番表演呢?
——其实很简单,稍微多读过一些历史书或者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的人都能猜到,至少能猜到太子李治和长孙无忌这两位的表演。
单选题:如果你是太子李治,你会怎么样呢?
A)看到自己这样得民心,不禁欣喜若狂,趁热打铁劝老爸赶紧退休,好让自己顶替接班。
B)表现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声称此事和自己无关,痛骂段志冲不知好歹,并坚决支持老爸把皇位一坐到底。
C)耸耸肩,表现出轻描淡写的态度,劝老爸说这不过是个草民百姓拍脑门说胡话,没必要拿它当真。
D)多哭少说话,一脸委屈,就像一个懦弱的窝囊废。
好了,这四个答案,你选哪个?
选A的人:绝对是个人情世故上的二百五,你适合搞技术或者做个自由职业者,否则的话,嘿嘿,千万留心自己的人际关系,也要提防上当受骗!
选B的人:如果不是个赤诚孝子,那就一定是个无耻小人——如果你是后者,切记,别把你选的答案告诉别人,做小人一定要隐藏好自己,不可轻易暴露。
选C的人:豁达大度,没心没肺,交朋友应该交你这样的,但是,如果发生了政治斗争(哪怕是办公室政治),你这样的人通常都会成为牺牲品。
最后,前面三个答案全部筛除,答案D才是正解!——看上去很荒谬是不?
有个词叫“理直气壮”,一般人但凡理直,说起话来气就壮,能在理直的时候气还不壮,心平气和,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修养了,可要说能做到“理直气弱”的,可都得是人精!要知道,在这种时候,处在太子李治的位置上,哪怕有一万个理,对父皇也万不可“晓之以理”,而一定要“动之以情”。如果你选择了D,那么,恭喜你了,你做了和太子李治一模一样的选择,而李治后来成功地当了皇上。
在我们旁观者看来,选D的人心机深沉,对人情世故洞若观火,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是最危险不过的;可在当局者的眼里,这样的人无疑是最忠心、最可爱的。连唐太宗这样了不起的人物都跳不出当局者迷的局限,又何况其他凡夫俗子呢?
好了,看过了太子李治的选择,答错的人也别灰心,还有机会,我们再来猜猜长孙无忌的选择。
还是单选题:如果你是长孙无忌,你会怎么样呢?
A)对皇帝说:段志冲的意见值得认真研究,不如召集大臣们开个会讨论一下。
B)对皇帝表示:段志冲这到底是个人的主意还是背后有人指示,待臣下去查个清楚,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C)劝皇帝说:老百姓忧国忧民,虽然话说得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您老人家别生气,别跟他一般见识。做统治者的一定要容许别人批评,不能“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D)大怒,痛骂段志冲挑唆皇上和太子的关系,乃是一名卑鄙小人,非得给他千刀万剐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