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日寇防线
攻克津山城之后,本州岛的局面被完全打开。此时,第三军也已经恢复战斗力,卫平率着三万多兵马赶过来的时候,第六军正在向生野前进,而第二军已经冲到前面,与第一军配合想福知山挺进。
福知山是日本京都的门户,也是京都前的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当明智光秀在津山城坚持的时候,织田信长则全力在福知山到神户一线建立防御屏障。显然,明智光秀在津山城的坚持是有很重要意义的,正因为津山城没有攻克,明军无法全速挺进,也就无法威胁到福知山,不然的话,在织田信长的防御工作准备完成之前,明军杀到的话,那京都必然沦陷!
也就是在这里,明军西路大军与日寇展开了第二次血战,一次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比马关城防御战还要血腥的战斗。马关城防御战不过是一点的战斗,而福知山—神户战役,则是明军与日寇西军之间的决战,一次将要彻底决定双方在本州岛战场上局面与命运的决战!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才显示出了双方将领的厉害之处。这织田信长能统治西军,能收服丰臣秀吉,明智光秀这些大将,绝非庸碌之人。马关城一战,织田信长功亏一篑,在最后关头被赶到的明军援军击溃,如非第二军及时驰援的话,恐怕马关城战役就将是另外一个结果了。而这次,织田信长再次集结庞大的兵力,将西军控制的地区内几乎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人员都集结了起来!织田信长也要拼命了,如果福知山—神户失守,那么西军只能退出京都,结果可想而知!
陈懋也深知福知山—神户的重要性,当时他已经能够随军出征,所以他将前线指挥部转移到了姬路,并且在此指挥明军作战。陈懋到达姬路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第一军与第二军全面出击,利用日寇防线上每一个漏洞,向日寇防线后方渗透,打击日寇后方的运输补给线,并且扰乱日寇的防御部署。
第一军与第二军作为明军最强大的骑兵军(在编制上,远比第五军多),邓茂,陈豫两人又是那种用兵毫无拘束的将领,在接到了陈懋新的命令之后,两人更是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创造才能,冲击日寇在福知山到神户的防线,将战火烧到了日寇的大后方。
邓茂的做法比较简单,他将第一军四个师的骑兵全都分成了团一级的小规模骑兵队,然后将这些骑兵全都放了出去,利用骑兵快速行动,且对补给依赖并不太严重的优点,向日寇的防线发动了冲击。这十多股明军骑兵的任务只有一个,打击日寇后方所有可以打击的目标,包括日寇的运输通道,物资储备地点,兵营,乃至一些防御不太严密的小城镇。邓茂给的任务也是如此,只要能摧毁的,那就全部摧毁,能消灭的,那就全部消灭,绝不给日寇留下任何一样对战争有帮助的东西!
这样一来,邓茂就相当于把一群马蜂放到了日寇的后方。虽然,这些明军小股骑兵难以对日寇的整条防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过却能够给日寇增添巨大的麻烦,而且,长此以往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忽略的。第一军官兵也完全秉承邓茂“绝不吃亏”的作战原则,能打就打,不能打,则利用骑兵的速度逃离战场,绝不于日寇进行大规模的会战。显然,这种“麻雀战术”让日寇很是头痛。
织田信长也对这些来去如风,且毫无行动规律可言的明军骑兵厌烦透顶,可是,他并没有任何办法来对付明军骑兵,因为,日寇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骑兵,另外,明军骑兵也不会去碰钉子,一发现日寇有包围消灭他们的意图,就立即撤回到明军防线一边,根本就不给日寇机会。反之,只要日寇稍微一松懈,这些在防线后方养精蓄锐的明军骑兵则立即出动,再次给日寇增添麻烦!
这种骚扰战,虽然每次战果不大,不过,日积月累下来,那战果就绝对不小了。第一军的行动持续了十多日,各路人马都带回来了不少的战利品,包口足够第一军消耗一个多月的粮草,还有一些日寇的作战物资,有几路骑兵甚至去抢劫了一些小城镇,带了不少年轻的日本女人回来!
邓茂对部下的行动是很满意的。按照军规,粮草不算在战利品之内,所有缴获的粮草都留做军用。虽然,这十多天的行动没有搞到太多的油水,不过却磨练了第一军骑兵打游击战的能力。后来,第一军转战大西北,而他们的游击战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成为了明军第一游击军!
相反,陈豫这边,他没有跟着邓茂“学习”。陈豫将第二军的四个师分散,以师为单位,而每师有五千到七千人马,然后,四个师分头行动,“专业”抢劫日寇防卫比较严密的粮草营地,攻击日寇比较大的军营,以及打击日寇有军队保护的运粮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