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绝地大反击

军营内,军官们迅速的到齐了,当听闻皇帝准备在主力军团没有到达的情况之下展开反击作战时,参谋们都非常的惊讶。现在明军在马关的守军不过一万人,到达同萌关的军队,就算把皇帝的侍卫团加上,也不过三千五百人而已。而在东面,至少有五万日寇,而且全都是日寇叛军的主力,用三千五百人守卫同萌关这还没有太大的难度,可是要展开反击,那不是去送死吗?

“胡将军,皇上不会是昏了头吧,我们就这点人马,连防守才勉强够用,有什么能力发动反击?”

胡志看了一眼那名军官,说道:“这是皇上本人的意思,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你可以在等下的作战会议上提出来,皇上并不会反对别人提出意见,是不是?”

那名参谋军官尴尬的笑了一下,这才走开了,不过胡志也注意到,所有的参谋军官都认为反击是在自投死路。从严谨的战术角度出发,在主力兵团到达之前,最好的,也是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死守同萌关,利用舰队封锁沿海通道,确保马关城的安全,然后再组织起强大的兵力向日寇发动进攻。胡志本人也认为应该这么做,不过,他没有直接顶撞朱祁钰,而是准备在军事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来。

很快,朱祁钰也带着谢正卿赶了过来,同时赶来的还有几名第一军的军官。这些军官都带着伤,不过都不严重。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吧!”朱祁钰看了一下参谋们的神色,心里就有数了,“开始,我跟胡志提出了下一步的作战想法,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肯定有很多人在怀疑,此时我们向日寇发动进攻有什么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去送死,不过,我不这么认为。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请更了解日寇,也更了解战场环境的谢正卿少将为我们讲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参谋们都有点惊讶的看着谢正卿,他们到来的时候,谢正卿还只是上校军官呢,现在就被提拔为了少将,显然,皇帝对这个年轻将军是很器重的。而谢正卿率军在同萌关抵挡了日寇数个月的疯狂进攻,他对日寇的情况也更为了解。

“现在,至少有五万日寇集中在了东面的山区平原地带,日寇一共有四座军营,分别设置在这四个地点。”谢正卿在地图上标明了日寇的军营位置,“经过了前三个多月的战斗,日寇伤亡相当惨重,根据我们粗略统计,至少有两万余日寇被击毙。现在,日寇听闻我们的援军到达,已经放弃了进攻,正在准备撤退。如果这股日寇退到了山口城的话,我们将很难攻陷这座坚固的城市。所以,我们要尽量将日寇歼灭在山口城之外。”

显然,这正是朱祁钰提前发动战略反击的根本原因。在东征时,明军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占了山口城,不过,当时邓茂也是冒了很大的危险才做到了这一点。当初日寇进攻马关的后方基地就是山口城。这是一座相当难以攻占的城市,可以说是日寇在马关东面的一座堡垒。如果五万多日寇都退入了山口城的话,依靠其装备的火炮,足以抵挡明军数万军的进攻。只有将这五万日寇消灭在山口城外,明军才能迅速的击溃这个方向上的日寇。

“另外,日寇的战斗力方面,已经比之前提高了很多。”谢正卿看了一眼周围的军官,“日寇装备了大量的火枪,虽然这些火枪的性能比我们步兵装备的火枪差了很多,不管是在射程,射速,威力,还是可靠性方面都差了很多,但是,日寇的战斗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上一次战争时的水平。另外,日寇还有大量的火炮,这些火炮是我军的最大威胁。根据我们抓到的俘虏交代的情报,日寇在山口城部署了至少两百门火炮,还有足够的弹药。所以,我们要想迅速的平定叛乱,击溃日寇,就只能尽量与日寇打野战,避免攻坚战。所以,我们要在这股日寇退入山口城之前将其歼灭,不然今后更为麻烦。”

“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完成进攻。”那名开始对胡志抱怨的参谋军官站了出来,“这次,我们面对的不是九州岛上的那些叛民,而是全副武装的日寇正规军。现在我们仅有三千五百人,不足日寇的一成兵力。而且,同萌关直接关系到了马关的安危。如果我们仓促进攻,让日寇抓住机会,攻占了同萌关的话,那今后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打下同萌关,也必然将延长平定叛乱的时间!”

“我们没有选择。”谢正卿的态度很强硬,“如果你们不愿意进攻的话,我愿意率第一军的骑兵部队绕到日寇后方,切断日寇的退路,等待主力军团到达,这至少要比日寇逃入山口城更好。”

“谢将军,我们都是帝国军人,作战不是为了复仇,我们要从全局考虑,而不是凭自己的冲动决定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