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鲸湾

捕鲸业在帝国才刚刚兴起,这是自帝国开放航海之后,渔民可以建造与拥有更大的渔船之后,才有能力捕杀这种海上最大的动物。而这些年来,随着帝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捕鲸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本来,鲸就全身是宝,其肉是美味的食物原料,鲸骨熬制的粘胶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鲸油更是一种制造船舶所必须要的材料。另外,龙唾香也是非常名贵的香料,而这种香料就产自抹香鲸。

与帝国国内对鲸产品的大量需求相比,帝国的捕鲸业其实并不发达,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帝国附近并没有重要的鲸活动海域,渔船都必须到远洋进行捕鲸作业。而这对当时的渔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航海技术仍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连商船队都要尽量走近海航线,渔船更是难以到远洋活动了。

相反,在欧罗巴国家,捕鲸业当时已经非常发达了,一是大西洋上有好几处近岸捕鲸点,是鲸大两活动与繁殖的地方,其中英格兰到北欧斯堪迪那维亚半岛之间的北海,就是鲸群活动的重要海域之一。其次,当时明帝国已经找到了可以代替鲸油的材料,所以在造船工业方面,对鲸油的需求反而不是很大,而欧罗巴的造船工人,还必须在船舶建造中大量使用到鲸油。另外,欧罗巴的农耕水平也没有明帝国高,其粮食产量远不如明帝国(主要是没有水稻),而鲸肉,以及捕鱼业本身就是欧罗巴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欧罗巴在捕鲸业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甚至远远超过了明帝国。当然,这也许不算得上是个什么好事,至少,在数百年后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好事!

在非洲大陆的西南角,就有一处地方是鲸的重要栖息地,也是鲸的重要繁殖与回游地。而这里就被红夷叫作鲸湾。鲸将欧罗巴的殖民者带到了这里来,殖民者在海湾的深处建立了据点与港口,十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重要的鲸油产地,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了红夷在非洲地区最重要的,以修理船舶,炼制鲸油为主的港口之一。而这里就叫作鲸湾港,一座红夷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船只修理基础设施的港口,而这也是红夷在非洲南部地区最主要的港口,是红夷的船只,舰艇必须要依靠的港口。当时,红夷部署在非洲海域的舰队,还有在这附近活动的商船,都会在鲸湾港进行正常的维修。显然,一个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港口,对舰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些情报,都是从红夷商人那里获得的。顾成林将鲸湾港作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作为海军将领,顾成林非常清楚,一座设备完善,有干船坞,能对受损战舰进行全面维修的港口有多么的重要。可以说,顾成林的这次远征最大的敌人不是红夷的舰队,而是漫长的路途。数万里的航程,对任何一艘战舰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而建立港口设施,这是保证舰队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如果沿途没有可以供战舰维修的港口的话,那么大西洋舰队的战舰在受损之后,就只能返回帝国设在西洋的港口进行维修,而最近的就是果阿与马里。显然,在舰队进入了大西洋之后,要返回这两座港口,至少都有上万里的航程,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这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鲸湾港有多重要,顾成林是很清楚的。这次,他不但要打下鲸湾港,而且还要设法保全港口内的那些用来修理船舶的设施,他本来就是朝着这些修船设施而去的,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打下鲸湾港的话,那么战斗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这次,陆战队跟随舰队一起出发,地面作战与海上封锁同时进行!”为了明确这次的作战任务,顾成林专门安排人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沙盘,“两支战列舰战队首先封锁港口,巡洋舰战队在南面负责掩护陆战队登陆,护卫舰编队在外围封锁,防止敌人的船只逃脱。”

参加作战会议的有舰队的高级军官,也有陆战队的高级军官。以往,顾成林都是先把陆战队留在后面的,先让舰队去夺取制海权,然后再让陆战队参加作战行动。这可以避免运送陆战队的船只遭到威胁。而这次,顾成林一开始就把陆战队派了上去,显然,他要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攻占鲸湾港。

顾成林看了这些军官一眼。“敌人在这里没有舰队,所以,从一开始,战列舰战队就要负责压制敌人的岸防炮塔,以最快的速度杀入港口内,控制住局面之后,与陆战队里外配合,首先占领港口。各位都要记住一点,这次的作战行动中,除了尽量避免受到损失之外,我们还必须要夺取港口内的船舶修理设施,所以,在炮击的时候,各位都要注意,不要将炮弹打到不该打的地方去。另外,这里的红夷军队也不是很多,所以陆战队的推进速度一定要快,歼敌是第二任务,第一任务是控制港口,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