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精心烹制的诱饵

大马士革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在十五世纪之前,大马士革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是阿拉伯帝国将都城定在这里的那一段时期了。虽然,这只是短暂的几十年而已,不过也正是在这几十年里,大马士革成为了整个西亚地区最庞大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成为了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朱祁钰决定要攻打大马士革的时候,这座城市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拥有近五十万居民,而且经历过无数次的战火洗礼。

守卫这座城市的军队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奥斯曼帝国派遣的中央军,人数大概在五万左右,是守城部队的主力。另外一部分是由当地人组成的地方卫戍部队,虽然规模更大,达到了八万人以上,而且还有近五万的临时武装人员,不过这些地方部队的战斗力却很差,而无法成为主力作战部队。

组织由各地方人员组成的部队,为帝国守卫疆土,这是奥斯曼帝国在扩张时采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这也是他们从其他的征服者那里吸取经验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迅速扩大帝国的办法。当然,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层在整个帝国所占的比例其实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相反,在奥斯曼帝国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则是占人口绝大多书的异族。而奥斯曼帝国要想利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其其他民族的力量,而利用这些力量的主要办法,其实就是给予一些异族的贵族以特权,并且由这些贵族来代替帝国进行统治。这确实是一个很聪明,而且很有效的办法!而且,这也是该地区先后出现的众多强大帝国用来巩固统治的基本方法。

当时,奥斯曼帝国各地的地方军其实就是贵族军队,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征服了这些地区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君主给予了当地贵族更多的权力,然后将这些贵族驯化成了帝国看门护院的狗。而这些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是不惜奴役他们的同胞,成为民族的走狗。奥斯曼帝国在攻占了叙利亚,打下了大马士革之后,采取的正是这一办法,通过让贵族组织军队,来为帝国看守新的疆土。

朱祁钰确实做足了“课前准备”。在率军出发之前,他就已经从情报官员那里了解到了这些重要的信心。虽然守卫大马士革的军队有近二十万,而且城内有几十万平民,这些平民中的青壮年男性都可以被武装成军人。但是在朱祁钰眼里,这二十万敌人根本就不值一提,就算那五万奥斯曼帝国的正规军,也只是小菜一碟。所以,在计划攻占大马士革的行动中,朱祁钰只带了两支部队前去,这就是近卫军,以及第一军。这次,两支军队都是全套编制出征的,至少,他们不需要再将阻碍军团快速前进的部队丢在后方了。

近卫军的战斗力就不说了,在返回迪亚巴克尔之后,近卫军得到了兵员补充,恢复了满员编制,而且这次他们还带上了另外一个炮兵团,这也是近卫军中装备重型火炮的一个炮兵团,而所使用的重型火炮与帝国步兵军团的火炮完全一样,炮兵团的编制也是一样的,这是近卫军以步兵模式作战的主要资本。

第一军是帝国第一支,也是当时唯一的一支混成军。本来,朱祁钰准备在当时成立更多的类似第一军这样的混成军。不过,他暂时放弃了这个计划。虽然,第一军已经用行动证明了,混成军拥有的战斗力是可靠,而且可信的。但是混成军有一个缺点,即无法在大规模战争中充当主力。显然,在帝国还需要与极为强大的敌人作战的时候,朱祁钰更喜欢使用单一编制的军团,而且随着重装骑兵部队,以及轻型野战炮这两种革命性的事物的出现,骑兵部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阵地战能力,所以混成军的作用也受到了置疑。但是,不可否认的,这支由邓茂担任第一任军长,并且拥有“第一”这个编号的军队绝不简单。而谢正卿也是杨天奉这一代军人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了。虽然,他的光芒并没有杨天奉那么耀眼,但这也只能说他没有杨天奉那么好的运气,或者说皇帝对他不够重视。就个人能力而言,谢正卿是绝对有资格坐上第一军军长这个位置的,而就第一军的战斗力而言,也绝对配得上“第一”这个番号。

这次,朱祁钰选择的进军路线也比较好走。两支军团先顺着幼发拉底河而上,在到达了叙利亚与白羊王国的边境地区附近之后,立即转向,朝着西面的大马士革直接杀了过去。而这条进军路线的保障工作也不困难。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已经被明军给打怕了,几乎不敢在边境地区活动,这还要归功于第五军那几次专门针对奥斯曼帝国骑兵部队的突然进攻行动。所以,即使有很大的一段后勤保障路线在双方的边境附近,不过,联合军团在后面负责保护这条通道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