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 扬帆出海

战役结束之后,朱祁钰进行了防御性的部署。当时,大部分将领都主张继续进攻,甚至连杨天奉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利用奥斯曼帝国阵脚大乱,后方防御部署完全没有到位的机会,派遣骑兵向伊斯兰堡发动进攻,一举消灭奥斯曼帝国。不过,朱祁钰却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些将领的意见,直接下令,让部队在新的战线上转入了防御状态。当然,朱祁钰这么安排,有很多理由。

让朱祁钰放弃继续进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战役目的已经达到,而要实现战略目的,进攻不是最好的选择。二是军队需要休整,几支主力部队都连续作战数日,已经达到了官兵体力极限,必须停下来休整,而且补充弹药物资需要时间。三是,完成新占领区的控制,调遣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需要时间。正是这三个原因,让朱祁钰决定暂时转攻为守,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朱祁钰没有说出来,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手下的将领。

这次战役的三个目的,分别是:大量歼灭奥斯曼军队的有生力量;扭转战场局面,迫使奥斯曼军队转为战略防御;将战线推进一百到两百里,将东部与南部战区衔接起来。从战役的结果来看,这三个目的都达到了。显然,战役已经获得了胜利,也取得了成功。而战役是为战略服务的,而在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略目的自然是要彻底消灭奥斯曼帝国,而要做到这一点,歼敌有生力量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消灭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那么就消灭了奥斯曼帝国,如果没有消灭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就算攻占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那也算不上是完全的胜利,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仍然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死灰复燃。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那么通过有效的战役部署,并且利用每一次战役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就是最为重要的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明军继续进攻的话,以众多骑兵军的快速突击能力,以及骑兵部队在得到了炮兵支持后的强大阵地战实力,要攻打伊斯兰堡,甚至是打下伊斯兰堡,确实不成问题,也许就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朱祁钰就可以到伊斯兰堡去庆祝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是不完全的。奥斯曼帝国在欧罗巴那边还有着广袤的土地,而明军在攻占了伊斯兰堡之后,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控制住奥斯曼帝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土。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进军欧罗巴,这就给了奥斯曼帝国喘息的时间,导致的结果就是战争时间延长。显然,与其让奥斯曼帝国被迫退到欧罗巴去休养,还不如引诱奥斯曼帝国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亚洲战场上来,耗干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力量,以此来获得彻底的胜利。

对于明军自己来说,在经过了这场大规模战役之后,六个参战军的官兵已经非常疲惫了,特别是近卫军,第一军,第二军以及第九军,几乎都连续作战好几日,官兵几乎没有得到休息的时间,而这四支部队都是主力,其中三支是骑兵部队,如果让他们继续进攻的话,显然,这只能拖垮他们。除了官兵的体力之外,作战物资的补充也需要时间。当时第一军就已经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而且第二军与第九军在攻占了摩苏尔之后,也没有立即得到所需要的全部物资。而等待下一批物资运抵白羊王国,这更需要时间。

战线推进的一个结果是压缩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活动空间,而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新出现的战区需要花时间来稳定。当时,负责前线地区,也就是战线后方地区的控制任务的是白羊王国的军队,以及联合军团,而主力就是白羊王国的军队。而这次明军一次性的将战线推进了一百五十里到两百五十里,白羊王国的军队需要充足的时间来稳定新占领区的局势,控制住这一地区的居民。当然,在明军承担了主要的进攻任务之后,白羊王国的军队基本上已经从一线战场上抽调了下来,不再需要他们去守卫防线了。

这三个原因是朱祁钰用来说服手下将领的,当然,就算他不给出理由来,只下一道命令,那些将军们也自然不敢多言了。当然,转入防御状态只是暂时的,而且朱祁钰也保证,将在军队恢复了精力,作战物资得到了补充,以及新占领区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立即发动下一轮进攻行动。不过,在此之前,防御任务还是要安排下去的。

当时,负责战线防御的主要是第三军与第一军。其中,第三军负责守卫东部防线,第一军则负责守卫以安条克为核心的南部防线。除此之外,朱祁钰还将第八军调到了前线来,将第八军部署在了摩苏尔,负责第一军与第三军防线的结合部的防御工作。摩苏尔的安全直接决定着明军整条防线的安全,让第八军来负责这里的防御工作,自然是最为稳妥的了。当然,第八军在后方的工作也全都移交给了联合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