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你,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第3/5页)
可是等排除万难,坚持变法三年之后,百姓对卫鞅的新法人人称好。为什么呢?因为百姓们得到实际的好处了。因为这套军功爵制而获利最大者,正是平民阶层。世上没有什么东西,会比实际的利益更能打动老百姓。如果没有实际的利益,统治者只会一天到晚谈空道理,是半点用都没有的。
卫鞅变法之后,真的让秦国强大了吗?从下面的史事,各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结果。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
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
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秦孝公三年开始变法,七年就在杜这个地方和魏国订立了和平协议。各位还记不记得,魏国是战国初年的天下第一强国,当时秦国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连河西都被魏国占领而拿不回来。而如今秦国居然能和魏国谈和,可见实力已让敌国不得不正视。
八年,秦魏就撕毁了和平协议,两国再次大战。但这次却是秦国占了上风,根据《史记•魏世家》的记载,秦国还夺取了魏国的城池。
十年,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全国最高军政长官,主持对魏国的战事。秦军势如破竹,最后包围了魏国的首都安邑,安邑宣告投降。能够让魏国低头承认战败,这是秦国的辉煌胜利。秦国前后花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打败了它最强大的敌人。
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十九年,天子致伯。
二十年,诸侯毕贺。
十二年,秦国营造了新都咸阳,并建造了宏伟的宫廷门阙。咸阳乃是关中平原的中心,从这一年迁都开始,此后一百多年都是秦国的首都,秦国借此牢固地占据了关中地区,成就了真正的帝王基业。
变法的功绩还不止如此,“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各位还记不记得秦孝公在“求贤令”里说过,他一心向往的就是穆公时“天子致伯,诸侯毕贺”的荣耀。而从变法到现在不到二十年,卫鞅就帮他达到了这个目标。
不到十年就能打败你最强大的敌人,不到二十年就能达到你追求的目标。历史告诉我们,自强是天底下最笨的方法,也是天底下最好的方法。如果你不求自强,只想玩弄小聪明、小技巧,真正的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到你身上。往往你自以为抄了近道,其实却只是走了一条更加漫长的道路。只要你真心想自强,成功永远来得比你想象的更快,秦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
这一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决定出兵救赵。魏国闻讯,发动全国军队与齐国决战。结果齐军大胜,魏军惨败,统帅太子申被掳,大将庞涓被杀。魏国本来是战国初年第一强国,至此元气大伤,国际局势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魏国再也不能对秦国构成威胁。
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就在魏国惨败后的第二年,秦国再次大举进攻魏国。卫鞅率领秦军打败了魏军,还抓住了魏军大将公子卬。怎么抓住的呢?卫鞅和公子卬是老相识,因此以约定两国盟好为由,欺骗公子卬前来会面。等公子卬一来,卫鞅就立刻派兵士抓住他,然后进攻没有主帅的魏军,就此获得大胜,这就是“强道”的做法。
为了奖励卫鞅的大功,秦孝公“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让他成为秦国的商君。变法二十年,卫鞅答应秦孝公的事办到了,秦孝公答应卫鞅的事也办到了。终孝公与商鞅一生,君不负臣,臣不负君,有恩有义,有始有终。
但如果有一天孝公不在了,商鞅又会如何呢?
二十四年,……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
两年之后,秦孝公薨逝,他的儿子惠文君继位,立刻就把卫鞅给杀了。为什么呢?为了平息自己和秦国本土贵族们的愤恨。
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
卫鞅一开始施行新法,老百姓都有疑惧,不知道政府是不是玩真的。而贵族们根本不把新法当一回事,因为在贵族的心中,法律是用来规范平民老百姓的,不是用来规范他们的。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竟然连太子也犯了法,试问卫鞅处罚还是不处罚?
面对这样的情况,新法根本不能推行,请问如果你是卫鞅,你该怎么办?
太子是国君的亲生儿子,你和秦孝公再亲、再近,能亲近得过他的亲生儿子吗?如果你处罚了太子,国君会怎么想?而且贵族内部纵使可能不合,但面对胆敢挑衅贵族的外人时却是一体的,如果你胆敢处罚太子,就等于开罪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你有这样的勇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