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莱坞的宠儿(第3/10页)

除了第三帝国,还有一个地方仍然有可卡因,至少是暂时有,那就是好莱坞。当然,这里一度有大量的可卡因:艾利斯特.克劳里1916年到那儿进行巡回竞选的时候,不由大为震惊,说当地人是“挤满了为可卡因痴狂、沉迷于性事的电影狂”。(克劳里是许多同代人眼中的反基督教分子,要让他震惊可不太容易)。真实情况是,好莱坞有那么多的钱,还有那么多为了寻欢作乐什么都愿干的人,可卡因要是不在那儿流行,那才叫人吃惊呢。

早期的电影提到可卡因的地方也不在少数。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了一部名为《跳鱼之谜》的电影(1912年),是一部模仿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侦探片,范朋克演的是那个脑瓜子醉乎乎的侦探可卡因.埃尼德(明白了吧?)同年的另一部电影《为了儿子》显然是可口可乐故事的翻版,讲述的是一个制药大亨发明了一种软饮料,里面含有一种神秘的让人上瘾的兴奋剂。他给这种饮料起名字叫多普可可,接着便靠它发了大财——包袱抖得很糟糕:他自己的儿子很快对这种饮料上了瘾,最后死了。再后来的一部电影《可卡因狂》(很像是大麻版的经典之作《大麻烟卷狂》)把可卡因上瘾讲述得如此荒谬,以至于评论家暗示说这是部拙劣的模仿秀,只有可卡因狂热爱好者才会欣赏它。

到三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甚至认为可卡因作滑稽片的题材很合适:查理.卓别林在《摩登时代》(1936)里扮演了一个倒霉的流浪汉,他从一个标着“鼻烟粉”的盒子里挖出了点粉末吸了几次之后,马上就变成了个超人。另一部无声电影《夺命之速》的内容简介是这样的:“几只雪鸟衔来了‘可怜粉末’或是‘快乐粉末’。然而奸诈的小贩则称它为‘娃娃陷阱’,因为它是儿童服用的一种毒品,促使他们以夺命之速开始步入万丈深渊!”

不过二十年代可是的时候发生了一系列丑闻,涉及好莱坞著名人士的行为不检,从而导致警方取缔了可卡因。例如1920年的“胖子”阿巴寇事件致使一名年轻女演员死亡。同年的另一起谋杀指控将楔石公司的喜剧女主演之一梅布尔.诺曼德同吸毒扯在了一起:据说她一个月要用掉价值2,000美金的可卡因。流言蜚语毁掉了她的事业。有人称,道格拉斯.范朋克在《三个火枪手》里的合作主演巴巴拉.拉.玛尔在她的大钢琴里藏有可卡因,靠它才能让自己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一直到她开始过量服用海洛因。到1923年的时候,《纽约时代周刊》报道是好莱坞的吸毒现象十分普遍,认为这一现象证明禁酒令和吸毒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时代周刊》说得没错。吸毒现象的确在二十年代禁酒令实施后有所上升。正如爱德华.H.威廉姆斯十一年前在《纽约时代周刊》上发表的关于服了可卡因的黑人会防弹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黑人给出的吸食可卡因的理由就是“因为我找不到其他东西,老板”(当时不允许南方的黑人获得酒精饮料)。毒品有吸引力,就是因为找不到其他东西。更糟糕的是,走私贩子混进了市场提供非法酒精饮料。这一行的利润非常大,很快就导致产生了暴力行为,还产生了有组织的犯罪集团,这些集团的后代至今还在活动。主要的犯罪集团,比较出名的有艾尔.卡邦,“幸运的卢恰诺”,阿诺德.罗斯鼎,这些黑手党集团一开始都避开麻醉剂交易,因为这方面的刑罚极其严厉,而是进入走私酒,赌博和开妓院的行当。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意识到这才是真正赚钱的地方,马上就改换了门庭。

当局对好莱坞进行了严厉打击,成功地清除了一度十分猖獗的吸毒现象,在一开始轰轰烈烈的逮捕行动过后,一切都平静下来。不但可卡因越来越难找到,而且还出现了第一轮的杂志“新闻调查/小道消息”高潮,使劲儿往富人名人身上泼脏水。卖可卡因给电影明星简直就是可以上封面的那类出轨行为:即便是在好莱坞,也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

只有一些顽固派还在继续吸毒。电影演员塔卢拉.巴克海德就是其中一个——她在传记里谈到一次在纽约参加宴会的经历。她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个小玻璃瓶,吃完了饭,她拿起眼药水,往眼皮里滴了几滴,然后悄悄对旁边的人耳语说:“我滴错了眼药水。”同伴大吃一惊,建议她看医生,她一听就大叫起来,“我把可卡因滴到眼睛里去了,我可不会告诉医生或是别的什么人!”然后突然离开。据估计,那句人们常常提起的经典名言“可卡因不会让人上瘾。我再清楚不过了——我都用了好多年的了!”也是出自巴克海德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