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末世长安,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第7/8页)
庞勋率领两万士兵奔袭宋州,攻陷南城,渡过汴河向南攻打亳州。康承训带着八万步兵追到亳州,庞勋被迫向西,由于粮草耗尽,将士们忍饥挨饿,近万名起义军都战死了,其余的全部投水溺死。起义军占据的城池纷纷失守,庞勋在与康承训的作战中失利,连连溃败。朝廷继续增兵,进逼徐州。
此时,庞勋的大将张玄捻叛变投降了康承训,引官兵围攻徐州,引诱起义军投降,徐州失守。庞勋西攻宋州、亳州,想要牵制住朝廷的兵力。但是接连失利,途中又遭到了沙陀骑兵的追击,他想折道返回彭城,却被沙陀骑兵追上,全军覆没,庞勋在突围中战死。至此,桂林戍兵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就像一条巨大的导火索,虽然被很快熄灭,但它却引爆了规模更大的黄巢起义。
迎佛骨,唱响末世挽歌
唐武宗李炎执政期间,由于自己沉溺于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使佛教遭到了一次灭顶之灾,就是会昌法难。但是正在灭佛活动愈演愈烈的时候,李炎突然得病死了,深受迫害的佛教徒们无不拍手称快,到处宣扬这是由于李炎灭佛激怒了佛祖,是他的恶行所至。继唐武宗李炎之后登上皇位的皇帝是李炎的叔叔唐宣宗李忱,也许是因为听信了佛教徒们散布的因果报应论,李忱把唐武宗灭佛进行了全盘的否定,在武宗时期得宠的道教却不幸遭到了灭顶之灾,曾经鼓动武宗灭佛的道士赵归真、刘元靖等人被李忱毫不留情地处死了。从此,佛教又重新开始复兴。
唐宣宗李忱的儿子唐懿宗李漼也是一个崇佛之人,而且比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自从他临朝开始,就开始在深宫大院里大摆水陆道场,请来各个著名寺院的高僧们在皇宫内作佛事。李漼还亲自到各地著名的寺院去查看武宗时期破坏的情况,下令对佛寺的布施要加倍,重整被毁的寺院建筑、佛像等。
由于李漼整日都在忙着处理佛教的恢复与发展问题,所以朝政也渐渐荒废了。许多大臣见了十分忧心,给李漼上奏折,请皇帝远离佛事,专心处理朝政,关心国家的社稷大事。有的大臣甚至说:“当年韩愈因为阻止唐宪宗迎佛骨,已经得罪于他,遭到了贬官,如今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都想拿自己的官位来劝谏皇帝了。”
但是李漼根本不给他们以死谏言的机会,闭门埋头在深宫中创作迎佛骨大典上要用的梵呗。李漼在佛教方面颇有造诣,他经常把佛事活动放在宫中进行,因为这样比较方便,而且显得更为庄重。李漼还很喜欢创作,他和宫廷内的伶人高手训练了一支由数百名宫人组成的四方菩萨蛮队,作菩萨舞,如佛降生。每逢佛祖降生的纪念日,宫中也会大肆庆贺,到处张灯结彩,香烟缭绕,诵经念佛的声音不绝于耳,僧人们遍布皇宫各处。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李漼久病不愈,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十分焦虑,在寻医问药无果后,就准备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佛祖,想要将佛祖的舍利子迎到宫中,每日供奉。李漼刚下了诏书,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对,纷纷来劝谏他收回成命。文武百官都觉得迎佛骨劳民伤财,而且唐宪宗李纯也曾经迎佛骨入宫,但是没多久就病死了,可见这个举动十分不祥。但是李漼根本听不进大臣们的话,依旧固执己见,他说:“朕心已决,众位爱卿们不必多言,朕要真能活着见到佛骨,就算看完马上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于是,一场盛况空前的奉迎佛骨大典即将开始了。李漼在奉迎佛骨前,下令用金银制成宝帐,用孔雀羽毛装饰宝刹,用大量的珊瑚、珍珠、玛瑙缀为幡幢。宝刹小的有一丈高,大的高达二丈。在李漼的亲自安排下,整座长安城倾城而出,百姓们排着队,载歌载舞地前往法门寺。由于宝刹很重,抬着走要用轿夫数百人,随行的幡队、伞队也是数以万计,连绵了二十多里。从长安城的开远门到法门寺,一路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诵经之声响彻天地。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崇佛的狂潮中。李漼身穿华服,亲自到佛寺恭迎佛骨,顶礼下拜,看到佛骨的时候,甚至还泣不成声。佛骨先是被迎入皇宫,精心地供奉起来。三天之后,佛骨才从宫中请出,安放在安国寺里,供百姓们参观瞻仰。
在天子的感染之下,长安城几天内都沉浸在一片狂热之中。有一名城中的卫兵,为了表达自己对佛祖的崇敬,竟然在佛骨前砍断了自己的左臂,用右手拿着断臂,走一步,一叩首,血流满地;有个高僧头顶一堆燃烧的杂草,头部被烧得焦烂也不为所动,哭卧在佛骨之前;有的人用牙齿咬断了手指,在佛骨前发誓许愿;还有的人用手肘和膝盖着地,爬着迎送佛骨,衣服都被磨烂了。百姓们都互相比着谁对佛祖更为虔诚,做出了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整座长安城都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