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从今天起做太子(第5/6页)

刘德自己却是呆住了。

改名了?

叫刘彻?

什么情况?

什么时候有他的皇祖父的遗诏这种事情的?

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啊!

刘彻,刘彻这可是前世刘彘十六岁加冠后所改的名字啊!

难道说……

刘德想到了一个让他瞠目结舌的答案。

为太子改名,先帝肯定有这么一道遗诏在,只是没有指名是谁。

毕竟,你要知道,刘德这些兄弟,尤其是太宗孝文皇帝在世之时的十个兄弟,哪一个的名字将来做了皇帝,都会让天下很为难。

打个比方,刘德的德字,假如不改,将来当了皇帝,道德经啊什么含德的统统要改名避讳。

另外一个,刘荣的荣字,也是个麻烦事。

所以,汉室素来有皇帝自己改名给天下让道的传统,譬如后世的宣帝刘病已就改名刘询,好方便百姓们。

只是这种改名的事情难道不是应该由他的老爹来决定的吗?

怎么就会有一道先帝遗诏?

但不管怎么说,刘德都知道,他现在只要恭恭敬敬的接过遗诏,顿首叩拜。

于是他附身叩拜着,泪流满面的道:“皇祖父圣恩垂怜教训,孙儿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然后就恭恭敬敬的接过诏命。

从这一刻起,刘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刘彻!

听着这个场景,窦太后悄悄的低下头。

先帝确实是留着这么一份遗诏在的。

但是,却并非是指定给某个皇孙的,在名字那一栏是空白留着的。

窦太后现在都还记得,两年前,先帝临终之前跟她说过的话:“汉家以德孝治天下,朕托于亿兆万民之上,略有薄名,朕之后,若有皇孙成器,用此遗诏,以朕之名,懋其哉!使之权势自固,无有废立之疑!”

……

刘德哦不刘彻接下遗诏,含泪再三叩首。

此时他心中十分清楚,太宗孝文皇帝在此时意味着什么?

想想南陵铸钱作坊里一听到这六个字就泪流满面,叩首跪拜的老工匠们,看看河东的大阳县,那些虽然饥肠辘辘,但却还是念着汉室的好,没有造反的农民们,再想想即使百余年后,起义的农民军,对其陵墓秋毫无犯的敬重。

就能知道,这份遗诏,分量有多重。

等同于坐实了刘彻是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继承人。

想想看天朝太宗皇帝指定的隔代继承人是个什么情况,基本就能猜到刘彻如今的情况了。

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刘彻从此地位可谓固若金汤,无人可以撼动,就算他的皇帝老爹也不行!

因为这是太宗孝文皇帝的意思,想要违背的,就是忤逆!

“刘荣前世怎么没有变成刘彻?”刘彻玩味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但也只想了一会,他就自动自觉的躬身退回自己的位子,坐了下去。

刘德双脚刚刚跪坐下来。

马上,朝臣们就开始动了起来。

傻瓜都知道,现在就是建册立大功的时候,再不行动,让储君看到了,说不准还以为自己对储君有意见呢!

于是,御史大夫朝臣,第一个出列朝着天子和太后叩首拜道:“臣晁错,上奏陛下,太后,蚤建太子,以重宗庙,皇子刘彻,淳厚慈仁,可为太子!”

即使晁错觉得已经更名刘彻的皇次子会影响自己将来的一些计划和政策,但此刻,太宗孝文皇帝的遗诏在,谁敢不支持,谁不支持就是反对太宗孝文皇帝,反对太宗孝文皇帝就是反对天子,就是自绝于天下!

桃候刘舍也出列道:“臣早前已向陛下建言,请立皇次子!臣其再建言之!”

就连周亚夫都出列了,拜道:“臣以为御史大夫、桃候所言甚是!”

于是,军方大将,栾布、俪寄、韩颓当纷纷出列拜道:“臣等附议!”

彻侯勋臣们也拜道:“臣等附议……”

齐刷刷的跪下了上百人,这样的壮观场面,在整个汉室历史都不多见。

终于,代王刘登也出列道:“臣刘登谨奏陛下、太后,圣明无过太宗孝文皇帝,请立刘彻为太子!”

代王一出首,这下子,就连梁王刘武也不能再安坐了,只能出列道:“臣刘武谨奏陛下、母后,臣附议代王!”

他要是不出声,那罪责就大了!

一条忤逆先帝遗命的罪名,就能让其吃不消!

于是,紧随刘武之后,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等也出列拜道:“臣等附议!”

刘阏立刻就挽起袖子加入占据,叩首拜道:“父皇,皇祖母,臣阏亦附议,皇兄为人纯孝,慈爱兄弟,当建太子!”

这时候,刘荣再不情愿也只能下场:“儿臣附议……”

这话一出口,刘荣只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刘彻此刻心中有一种血脉偾张的感觉在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