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大战薛举(第14/14页)

(12)

气急败坏的薛仁杲,率领西秦军与李世民的唐军隔着泾河,再次展开了对峙。

此时,两军人数悬殊,唐军只有近两千骑兵,而西秦却有几万人,且有折摭城墙做堡垒。然而,关键时刻,西秦军内部再次出现问题,骁将浑干,在看到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泾河对岸后,竟然像是见到了亲人,带着他的兵,投降了唐军。

不是浑干怕死,是薛仁杲的残暴逼得他不得不投降。

薛仁杲的残暴,并不仅仅针对俘虏,对将士和百姓皆是如此。看到不顺眼的百姓,他会一刀下去,心情不好时,身边将士随时都有可能被他当成出气筒,箭靶子。薛举没死时,薛仁杲还有所收敛;薛举一死,薛仁杲坐上皇位,就完全为所欲为了。

浑干一直在找机会,找逃离薛仁杲的机会,如今见李世民率领近两千骑兵攻到了城外,很是佩服,再加上听说李世民对手下一向很是善待,也便起了投降念头。薛仁杲对士兵不“仁”,那些士兵对他也就“不义”,在浑干说了他想降唐的想法后,他们竟然纷纷表示愿意跟随。

于是,就有了浑干率部下投降李世民的戏码。

有人投降,李世民当然高兴,可那薛仁杲也就越发暴跳如雷了。而更让李世民高兴、薛仁杲暴跳如雷的还在后面。浑干的反戈,引起了西秦军的反戈潮,不断有将士从泾河的西秦这边,跑到泾河的李唐这边。

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薛仁杲暴跳不动了,一时之间竟也有些手足无措,气势瞬间也就垮了一半。与那隔着泾河,气宇轩昂的李世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西秦将士还在抛西秦,弃薛仁杲,奔唐军营而去。李世民越发淡定,薛仁杲越发慌乱。这仗还怎么打?薛仁杲一气之下,重新躲进折摭城。

就在薛仁杲陷入背叛和愤怒中时,庞玉和梁实率领着大部队来了。唐军将折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薛仁杲那时候,想毁灭天下的念头都有,可已经无能为力了。

西秦大势已去,暴君薛仁杲也没有了气势,变得委顿而猥琐。

“降吧!陛下!降吧!”宗罗睺突然可怜起薛仁杲来。

“也许!天意如此吧!”薛仁杲想。他甚至想,如果当初他父亲薛举想“降唐”时,真就降了,是不是情况会比现在好一点?说不定降了唐,父亲还活着;只要活着,他们就有翻盘的机会。

谁都会背叛他,父亲不会背叛他。薛仁杲在那刻,第一次为父亲的死而流泪。

一切都晚了。虽然晚了,可他还是投了降,因为他不想死。

薛仁杲不战而败!

建国一年多的西秦,就这么灭亡了。而那投降的薛仁杲,并没因投降而保住命,在被押到长安后不久就被斩首了……想来,他的命运还不如他的父亲。他父亲的病逝,至少和他比起来,好很多。

对于灭西秦,很多人都说,李世民是一战灭西秦,似乎浅水原第一战的大败不存在。也许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浅水原的第二仗,李世民打得太好了,太不可思议了。就连唐高祖李渊,在李世民回长安后,也不解地问他为何在浅水原大胜宗罗睺后,还敢领着不足两千骑兵去追。

李渊在那时,也怀疑李世民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是不理智的举动。可李世民说:“儿臣之所以带骑兵穷追不舍,是因为薛仁杲手下的兵全是陇西人,战斗力非常强,常规作战策略,我们未必能赢他们,而想要赢他们,必须出其不意。之所以我冒险去追他们,就是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那时候,他们大败的心理阴影还在,还在畏惧我们,气势上就弱了很多。战场上,气势和士气同样重要,气势散了,士气也就散了,士气散了,整个军队就散了……”

唐高祖李渊听了李世民这一番话,才知道,作战上,这个儿子已经强自己很多了。

西秦的灭亡,预示着李唐离稳固天下又近了一步。虽然还有河西的李轨急需解决,却也不足为患了。

只是,李唐觉得河西不足为患,可河西的李轨却雄心不减,他也想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