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玄武门事变前奏(第5/13页)

长孙无忌想想也是,他们现在还只是在做一些准备工作,不能太过张扬,更不能被太子和齐王的人发现。

于是,几个人领命而去,只留李世民在那里发怔。他在心里默默地盘算,如果自己和太子、齐王明着开始了对峙,真正能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会有哪些人呢?除了秦王府这些人外,父皇身边就是萧瑀、陈叔达、屈突通、柴绍、温大雅、于志宁、颜师古……

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将封德彝也放在自己这一边的,可最近发生的越来越多的事,让李世民对封德彝到底是站在自己这一边,还是李建成那一边产生了怀疑。如果他真站在自己这一边,父皇那么信任他,自己为何还是走到了如此尴尬、不利的境地?

封德彝先放一边。

那么,站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那一边的,又有谁呢?除了东宫和齐王府的那些人外,好像就裴寂了……似乎这么看来,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人比较多。不过,太子李建成有两个强大的支持者,一个是手握兵权,镇守泾州的李艺,另一个是镇守幽州的李瑗。

李瑗在幽州,离京城比较远,只要提前不透露出去,事情发生后,想必他鞭长莫及。可那泾州的李艺,离京城很近,是个很大的隐患。

当然,未雨绸缪,也不是没有防备之策。如果李靖和李勣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支持自己,他们如今手握重兵,应对泾州的李艺应该绰绰有余。这也就是他亲自去见这二位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这么一想,心里轻松了很多。他觉得,按他和李靖、李勣的交情,他们应该会站在自己这一边。特别是李靖,当初自己的父皇可是准备要他的命的,正是自己在关键时刻救了他,并在父皇对他不信任、不重用时,力荐他做行军总管的。

李靖得到李渊的重用,是在灭萧铣有功之后。随后,李靖又灭了江南最大割据势力后梁,李渊这才完全解除戒心,并封他为上柱国。

李靖和李勣如今正受父皇宠信,也手握重兵,有了他们,想必胜算就更大了。李世民这么一想,没有再耽搁,即刻去了李靖的府上。

李世民的突然到来,让李靖心里一沉。

由于突厥近年来很是猖獗,李靖被李渊封为灵州道行军总管,一直在外,近日才回到长安。对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争斗,李靖早有耳闻,也很怕太子或秦王找自己站队。

秦王此次突然到来,是不是与这件事有关呢?李靖心里有些忐忑。

怕什么就来什么。一进门,刚一坐稳,还没聊上几句,李世民便对他说:“药师兄!二郎有事想请教药师兄!”

李靖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说,急忙起身道:“殿下何出此言?李靖哪里担当得起?”

“药师兄不必谦虚!我二郎是什么样的人,想必药师兄是知道的。曾经,二郎我南征北战,立了些薄功,谁想却遭到了太子和齐王的猜忌,而父皇又听信他们的话,将我府里的人全都调离出去,我不想与他们对立,也曾想离京避开,谁料父皇又不让。药师兄!以你之意,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李世民一说完,便用殷切的眼神看着李靖。而李靖呢,在李世民说的时候,心里便已经咯噔了一下,心想,还真是这回事啊。

他沉默着,也在心里揣摩着,看要怎么回答才能既表明心意,又不伤了秦王……

(5)

李靖不想参与到皇室的储位之争,甚至皇位之争中。于他而言,他只忠君。身为臣的他,只听君的。因而,隋炀帝时,即便隋炀帝是那么的昏庸无道,他还是忠于他,这也才有了他发现太原的李渊父子有起兵苗头时,毅然决然赴京向隋炀帝告状的原因。

忠君,不移志是他做人的原则。如今,李渊是他的君,他就要忠于君,即便李世民曾经救过他,也赏识他,甚至一直在举荐他,也是如此。其实,从私人感情上说,他是站在李世民这一边的,但他依然不愿意做叛君之事。

因此,面对李世民投射过来的殷切目光,李靖在沉思片刻后说:“殿下善战,军事谋略了得,微臣一直都很佩服,且殿下对微臣有恩,殿下对微臣的恩情,微臣没齿难忘……”

李靖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露出了自信、欣慰的笑容,他以为这是李靖答应跟随他的表达方式,便轻松地端起一盅茶来,细细品了一口后,正要说“这下我就放心了”,李靖却话锋一转说:“不过,微臣自小就发誓要忠君,也相信只要忠心为国,一心为民,必定会为国所用,为君所识!因此,微臣对于殿下所说和太子殿下、齐王殿下之间的纷争,微臣由于一直在外,并不了解多少,回来也只是偶尔听说了一些,想必只是三位殿下兄弟之间因误会造成的矛盾而已。微臣相信,殿下胸襟宽阔,若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明白殿下的心思,想必一定会放下成见的……总之,这些都是皇家的家事,微臣是外人,不可多说什么,望殿下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