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世民称帝(第6/6页)

最终,他也和他父亲李渊当年一样,“无奈”地,在大家的跪求下,接受了。

公元626年9月4日,也就是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离玄武门之变过去仅有两个多月的时候,唐高祖李渊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那一年,李世民27岁。

那位陪着李世民风里来雨里去的女人——长孙氏,没有意外地成了大唐第二位皇后:长孙皇后。

李世民虽然成了大唐天子,但却没有那种成为天子的快乐。登基的头天晚上,他泪流满面。

这皇冠戴得太不易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李世民终于戴上了那顶他日思夜想的皇冠,只是,那皇冠带着血腥……

历史,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武德年变为了贞观年。

李世民是在东宫——显德殿继位的。之所以这么做,是他要严守自己对父亲曾经的许诺:父亲有生之年,皇宫永远是父亲的。

这不是孝心使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皇位坐得心安理得一些,为了给那场喋血玄武门做一些遮掩罢了。

贞观三年,李世民的政权逐渐稳定。他开始清洗“旧人”,提拔他的亲信。不过,为了安定朝廷内部,很多大臣,包括裴寂都没有调整。当然,对一些重要职位他是一定要用自己人的。

册封文官:

侍中是高士廉;

中书令是房玄龄;

尚书左仆射是萧瑀;

吏部尚书是长孙无忌;

兵部尚书为杜如晦;

尚书右仆射为封德彝(一向很会识人的李世民,也有识错人的时候);

中书侍郎是颜师古、刘林甫。

册封武官:

左卫大将军是秦叔宝;

右武卫大将军是程咬金;

右武侯大将军是尉迟恭;

右卫大将军是马三宝;

骁卫将军是段志玄;

左卫将军是侯君集;

右武侯将军是张公谨;

中郎将是常何;

右领军将军薛万彻(表彰他曾忠心于李建成的)。

或许是对这个儿子太过了解了,精明的李渊在李世民清洗“旧人”时,执意让出皇宫,而李世民呢?自然也假惺惺地做了一番推辞,就像他推辞做太子,推辞做皇帝一样,最终“含着泪”“无奈”地搬进了太极宫,而李渊则搬去了弘义宫。

虽然在权力争夺中李世民用尽心计和手段,可即位后的他确实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第一道诏令便是大赦天下,免关及陕、鼎、泰、虞等六州租。同时,他重新恢复了他的文学馆,并将其改为弘文馆。

继位一个月后,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李元吉为海陵刺王。虽然这追封显得非常可笑,却也是李世民能为他们做的唯一一件事了。同时,他还对他们进行了重新礼葬,举行葬礼时,让之前东宫的人来参加。

这么做除了笼络人心外,还有就是让自己心安,不再做噩梦……这种做法虽然虚伪,虽然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却也开了先例,甚至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发生过。

什么事都能忘,只有公元626年7月7日,他忘不了。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那玄武门殷红的血迹,最终成为李世民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颜色,而自那天起,他的心便缺了一块。

这一天,也注定会成为李唐历史里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