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史之狱(第2/7页)
两人私人关系不错,拓跋焘常到崔浩家中去,去时不打招呼。有时崔浩仓促出来迎接,连腰带都来不及系上,呈献的饮食十分粗糙,顾不上精心烹调。拓跋焘总是拿起筷子吃一点,有时站着尝一口才走,很给面子。
拓跋焘曾经把崔浩领到寝殿,语重心长地说:“你才智渊博,事奉过朕的祖父和父亲,忠心耿耿辅佐三代君王,朕一向把你当做亲信近臣。你应该竭尽忠心,直言规劝,不要有什么隐瞒。朕虽有时盛怒,不听你的话,事后还是会深思的。”
君臣关系如此密切,大臣们却敢于大肆攻击崔浩,所言必定是实,有把柄在手。归总起来,崔浩的罪状共有两条,第一条乱编国史;第二条任人唯亲。编修国史是拓跋焘让崔浩做的。国史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建设,拓跋珪曾经搞过,因为编史者邓渊之死,治史之事陷入停滞。
史书必须真实,拓跋焘一再下诏让崔浩“务从实录”,要求根据事实撰写。当然拓跋焘知道崔浩不可能将前朝隐秘之事,像天女相思、力微杀妻等不注重伦理道德、充满血腥和杀戮的野蛮史实一一录出。崔浩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汉人在鲜卑人朝廷中做事自然要加倍注意。比如,崔浩书写的《急就章》中有“冯汉强”的人名,一律改做“冯代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崔浩竟将拓跋氏定为汉代将领李陵的后代,并将存有争议的国史刻大石之上任人观看。拓跋鲜卑人怎么可能是李陵之后,如此轻率,如此莽撞,莫非昏了头?
以前拓跋焘认为鲜卑贵族们之所以痛恨崔浩,起因于那场未遂政变。以刘洁为首的鲜卑贵族首领们图谋拥立皇弟拓跋丕继位,崔浩揭露了他们。许多鲜卑贵族在那次政变中人头落地。现在看来,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他们指的宜都王是鲜卑贵族穆寿,北魏开国功臣穆崇的孙子。太子监国后,穆寿与崔浩共同辅佐太子理政,拓跋焘希望两人相互制约、互相平衡。
穆寿前年死了,崔浩独掌大权,汉人偏向汉人,任命汉官多一点在所难免。北魏官员不发工资,州郡县一把手自然成为抢手货。拓跋焘以为拓跋贵族仇恨崔浩是与汉人争夺地方官员名额所致,令他深感意外的是,此次指责崔浩的人中竟然有许多汉官。难道在穆寿死后期间,崔浩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任人唯亲?
如果真是这样,说明什么呢?第一,崔浩不忠诚;第二不谦恭;第三不正直;第四不廉洁。
如果这种不忠、不恭、不直、不廉的官员不加惩处,天下人会怎么看我?拓跋鲜卑人会怎么看我?崔浩,你太让我失望了!拓跋焘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喝道:“太子呢!太子在哪里!”
贰 景穆太子
拓跋焘有十一个儿子,长大成人活下来的只有四个。拓跋焘雄武一生,后嗣不尽如人意,唯有长子拓跋晃总算有点出息,“明慧强识,过目不忘,好读经史,皆通大义。”聪明、记忆力好,理解力也可以。五岁立为皇太子,十七岁监国。
太子监国。太子是总理,崔浩只是副总理。朝廷大事的最终决策权握在太子手里。太子在国史事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有人说,太子拓跋晃是鲜卑贵族反对崔浩的背后黑手,起因于灭佛事件,因为太子是佛教徒,事实是这样吗?
拓跋晃有一个大大的缺点,为人懦弱。拓跋焘出于历练太子的考虑,远征柔然带着太子。战争中拓跋晃表现出来的能力深得拓跋焘赞许,但懦弱的性格注定了他令人惋惜哀伤的命运。
拓跋焘远征,国内大事均由太子处置。监国的权力中心包括四个大臣,穆寿、崔浩、古弼、张黎,真正说了算的是穆寿和崔浩。拓跋焘最信任崔浩,穆寿总是以鲜卑贵族、红色子弟身份凌驾于崔浩之上。不管怎么说,穆寿活着的时候,尚能压制崔浩,他一死,崔浩专制朝权。
鲜卑贵族状告崔浩任人唯亲有根据,崔浩曾经一次任命几十名士人担任各地郡守。北魏选拔干部不搞科举,基本沿袭两汉的接班、聘任和荐举制。崔浩通过荐举制直接把几十个人推上地方领导岗位。
录用官员需要考核,何况是各地方的一把手呢?太子拓跋晃对此表示异议:“早先征聘的人才,也是作为州郡官入选的,他们担任副职已经很久了,辛勤劳苦一直没得到过朝廷的报答,应该首先补充他们做郡县守令,让新征聘的人代替他们做副手。而且太守、县令管理百姓,应该由经历过世面、有经验的人来担当。”
拓跋晃说得很对,你推荐一批人,哦,上任就干一把手,先前征聘的人才怎么办?他们做副手很长时间了,应该让有经验的人才做正职,后来的人干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