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风靡西北(第3/3页)

“没有问题!”我立刻一口答应下来,并且问道,“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而且是随叫随到!”

“还有一个——”骆冰儿提议道,“我建议大人一次性刊印两千套比较好些,印制的时间内恰好可以完成一次排版,比较不浪费版面和人工,同时请大人允许多制作一些活字,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同时刊印更多的书籍,以我们的速度和质量,大宋的任何书坊都比不上的。”

我立刻同意了骆冰儿的建议,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希望道,“那是自然,一切按照你的想法来做就好!如果可以的话,我计划制作一百套活字,在西北建立一家大型的书场,不但要大量印制前贤的书籍,还要印制时下流行的诗词歌赋,时政策论,以达到整个天下都有我们印制的书籍流行的目标。”

“教化为先,大人的举动利国利民。”骆冰儿看着我的目光格外有神采。

笑了笑后,我却没有同她分辩什么,随着她一同去观看印刷机的整个构造情况。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如何不明白舆论的重要性?以大量廉价甚至是半赠送的启蒙书籍来显示自己的仁义道德,从而在中下层民众的心目中树立自己的高大英雄形象,再用符合自己的行为准则的书籍文章来为自己的各种行动造势,争取舆论上的制高点,以获得民间舆论的支持,这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作为先期的投入,一百套活字至少要花费四万两白银,从这个规模上来看,的确没有多少人肯花这么大的资金来同我们相抗衡,确切地说,是没有人从中发现这个市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江山社稷。

我正是看准了宋初的皇帝们对于舆论放得比较开的空子,准备一举将整个出版市场拿下,从而达到控制话语权的目的,只要处置得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地对大宋进行渗透,相信不久之后,全国上下所用的启蒙书籍都将是我们所印制的,而随之到来的,也必然是按照我的意识形态所流通起来的舆论宣传。

古时候的书籍数量,可以用可怜这两个字来形容,尤其是经历了唐末的战乱之后,民生凋弊,无以聊生,北方很多地方都是十室九空,文化设施尽数付之一炬,书籍也荡然无存,民间的识字启蒙都是通过口口相传,在地上划沙为文,书籍,是多少人所渴求的。

大宋建国之后,虽然情况好了许多,可是毕竟雕版印刷的书籍造价贵了很多,大部分人是消费不起的,一部经书,往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部论语,也要雕工花费几年的时间来完成,论起人工,论起雕版的保存和维护,再论起纸张的消耗,确实是一字千金啊!一部四书五经的完整本,算下来总得花费数十两白银,顶得上小户人家几年的收入了!

我加大了投资力度,在绥德城东部的临近无定河边的一处高地上建起了大宋第一座大型的水力印刷厂,占地超过了三百亩地,周围以高墙环绕,四周建设有高高的了望塔,可以驻扎少量的军队,通过埋在地下暗河的水流来驱动连接着水力印刷机的传动装置,使外人难以猜透其中的奥秘。

整个工厂就是一个巨大的流水线,包括了运纸、裁剪、排版、校对、印刷、整理、装订、包装及外运等多个分工项目,使得人力物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雇用了超过上千人的贫民来拉动全城的消费。

有钱好办事,我向骆冰儿要求印制的全套书籍宣布完工之时,也就是新的工厂落成机器调试成功之日,可谓是双喜临门,令我喜不自胜。

“请大人为印刷工场命名!”被我任命为印刷厂全权负责人的骆冰儿在开业之际,向我讨要墨宝,准备制作成匾额,挂在印刷厂的大门之上。

我兴致勃勃地挥毫在纸上题下了“翰墨凝香”四个大字,然后对骆冰儿说道,“我们出品的书籍,一律在封底上面印上这四个字吧!另外,一定要留下我们工厂的详细联系方式,并写上可以代为印制书籍文集诗集等等,什么量大从优,百部起印等等都给我写上去!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西北有我们这么一家规模空前质量最佳的印刷厂!”

骆冰儿有些发呆地看着意兴盎然的我在那里挥动手臂向她演说,在她看来,我们这家印刷厂的确有着先天的优势,可是,真的能够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们就是大宋唯一的文坛神话么?她的心里面不是那么确定。

“看着吧——”我非常认真地对骆冰儿断言道,“太阳照过的地方,都将会有我们印制的书籍!”

半个月后,西北所有的地方,都出现了我们第一批大规模印制的书籍,就是那套从儿童启蒙到少年进学青年科考的全套教材。其中一千套是以每套十两纹银低价出售的,另一千套,则是免费赠送到了各地的书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