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暗与光明(第8/9页)
那时,嬴政信了,派船助那个骗子出海。不久,骗子回来了,什么也没带回。然而他却胸有成竹地告诉嬴政,神药是找到了,但是神仙不让拿。神仙说,如果想拿神果,必须给他准备三千童男童女,还要准备各种厚礼。还有,因为前往神山的路上,海上水怪多兴风作浪,必须给他准备好精良射杀武器对付它们。
那时,嬴政又信了,还傻乎乎地送骗子率船出海。结果,嬴政在咸阳拼了命地等,却发现骗子一去不复返,音信全无恨悠悠。
传说中的那位骗子,就是胆大包天的徐福。据说,徐福之所以不回来,原因复杂。有人说他拿了秦始皇的礼,没有把事办成,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地留在东海岛上,自立为王,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有人说,徐福不全是骗子,因为他的确找到了神果,而且那果子吃了之后,的确起到活血舒筋、延年益寿的功用。不过让他丧气的是,此神果别名是野生猕猴桃。此等神果,在秦岭一带遍山都是。
千山万水寻神果,竟然是自家门外之特产玩意。这玩笑实在开大了,所以徐福思量再三,还是忍辱负重当了巨骗,不回咸阳了。
历史仿佛是跟秦始皇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一辈子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终究斗不过骗子。此等骗子,又全都是学历不高、水平特次、骗术含金量不高的人。一个屡屡受骗,一群人屡屡成功偷笑,真邪门了。
我认为,秦始皇受骗事件,貌似历史玩笑,深究探之,实则大有学问。自古以来,人类都自称为万物之灵长,是最富有智慧的动物。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智慧动物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弱点。此等弱点,通俗地说,叫死穴。换用另外一种说法,叫做智慧盲点。
据说,人类一旦处在智慧盲点范围里,所有常识和思维对他来说,都失去效用。于是,一旦陷入智慧盲点的人,对某种事物的观察,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视之不显,听之不见,嗅之不灵。
说了半天,原来是秦始皇陷在了智慧盲点,不能自拔。而骗子之所以群而骗之,并屡屡成功,就是抓住了秦始皇的弱点。
在中国历史上,迷信神仙、迷恋长生不老药,不仅是秦始皇本身具有的弱点,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皇帝最爱犯的老毛病。为什么前面有秦始皇被坑,后面还是有人愿意接着被坑,更后面的也还是愿意接着被坑?
中国的皇帝们,是不是都中了魔咒,被套进了历史的玩笑游戏里去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有很多理论可以解释。在这里,请允许我再结合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欲望学说,以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学说,解开这种皇帝怪病。
叔本华说,人类是个欲望的怪物。穷其一生,犹如一个钟摆,一旦欲望实现了,钟摆就会摇向无聊。为摆脱无聊,又必须寻找新的欲望,于是钟摆又摇到新的欲望。新的欲望满足了,又摇回无聊。如此循环,无穷无止。
马斯洛说,人类的心理需求无一例外地呈金字塔式向上伸展: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从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欲望是不停地向上攀越的。这就好像一个穷光蛋,没钱的时候,想吃饱;吃饱以后,想发财;发财以后,想升官;升官以后,又想升大官;升了大官,又想做皇帝。那做了皇帝了以后呢?
秦始皇说,我要长生不老;刘彻却说,我要成仙。后来的皇帝几乎也都争着说,我们要长生不老,更要成仙。
长生不老也好,成仙也罢。这都是人类的极限,而且是不可能实现的极限。但是,中国的皇帝们,必须以这一不可能的极限为目标。因为,他们当上了皇帝,用叔本华的理论解释,他们满足欲望以后,就会像钟摆一样摇向无聊。
什么东西能让他摆脱无聊?或许在他们看来,不是形而下的税收、战争、权斗,而是形而上的成仙。成了仙,多好。跳出生死轮回,那不是什么都解脱了吗?
渴望解脱,那是因为有太多的不能解脱。对刘彻来说,这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很早以前,他就已经迷恋神仙、追求方术了。
关于刘彻疯狂的追仙之路,司马迁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在他的书里,不给刘彻歌功颂德,而是只写一件事。那就是刘彻如何去迷信方术。
刘彻那些糜烂往事,过去长安那帮高官是不想多说的。现在,他们不得不多说两句了。没办法,寻仙是要烧钱的。过去有钱烧,就算了。问题是,汉朝和匈奴交战多年,国库近空,现在已经空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了。
疯狂的迷信,感性而且无知。在残酷无情的国家事实面前,长安那帮高官,突然发现,他们有义务,有责任,更有必要将刘彻从更深的梦中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