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辩论

离开高昌,玄奘牵着他的马继续向西而去。

在经过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后,玄奘到达了西域另一个著名国家——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龟兹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国家,虽然也信仰佛教,但和高昌受中原文化影响不同,龟兹是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具有很强的异域风情,而且这个国家的人以扁头为美,人们会在新出生婴儿的头顶上紧紧地绑上一层木板,以求日后头型稍扁。

当然龟兹在西域诸国中,最著名的要属音乐。玄奘后来就称赞龟兹是“管弦伎乐特善诸国。”

在这里要说的是,唐朝的音乐风格就深受龟兹乐的影响,唐朝的佛曲大部分都是从龟兹乐演变而来的,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霓裳羽衣曲》、包括前边我们说过的《秦王破阵乐》,其中都融入了龟兹乐的元素,而且唐朝将乐工划分为四个部,其中的一个部就叫“龟兹部”,可见唐朝与龟兹在音乐上具有很深的渊源。

当然唐朝当时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其音乐风格受了周边很多地区音乐风格的影响,例如西凉、天竺、高丽、疏勒等,但龟兹绝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玄奘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国王苏伐叠在位的时候,当时龟兹和唐朝的关系非常好,苏伐叠经常向李世民进贡马匹,由此受到了李世民的嘉奖。

对于玄奘的到来,苏伐叠是很欢迎的,为此还为玄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应该说从玄奘离开长安到目前为止,龟兹是玄奘呆着最为舒心的地方,没有官方的通缉,没有国王强行挽留,玄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但事实告诉我们,玄奘在龟兹还是遇到了阻碍。

当然这个阻碍,不是人身安全方面的,而是关于大乘佛教声誉的。

事情完全是因为一个出家人的傲慢态度引起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木叉毱多。

木叉毱多是当时龟兹国的佛教领袖,在印度留学多年。龟兹国当时信仰小乘佛教,所以也可以说木叉毱多是其国内小乘佛教的代表人物,而来自东土大唐的玄奘信仰的大乘佛教。

依据国王苏伐叠的安排,玄奘还要去拜访木叉毱多,到了木叉毱多的寺庙后,问题来了,谁也没有想到双方的对话,居然会引起一场关于佛学教义的辩论。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说一说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在释迦牟尼圆寂后的100多年间,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十分迅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印度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导致了佛教内部对教义和戒律产生了很多分歧,最终导致分裂,形成了很多部派。

最先分裂出来的部派是主张改革的大众部和主张维护现状的上座部,后来的大乘佛教就是建立在大众部基础之上,小乘佛教建立在上座部基础之上。

大众部和上座部之间有很多分歧,例如大众部认为释迦牟尼从出生就具有神性,成佛之后更是具有无边的法力,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佛法,而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虽然是佛教之主,但是也有平凡人的烦恼,所说的话未必都是佛法。

当然,两个部的分歧有很多很多,后来各自演变成大、小乘佛教后,双方在修行观上也有分歧,大乘佛教认为应度一切苦厄,也就是说普度众生,小乘佛教认为只要把自己度成功就可以了,其他的人不用管。

在这里要说的一点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双方是并行发展的,时至今日,东南亚地区就仍旧盛行小乘佛教。

或许是从心底排斥大乘佛教的缘故,木叉毱多在见到玄奘后,显得不那么友好。

“我们龟兹国《杂心论》、《俱舍论》、《毗婆沙论》等典籍全都有,你在这把这些典籍如果都学透彻了,绝对够受用一生的,何必非得到天竺去?”

自大也要有个度,很显然木叉毱多有点自大的不着边际。

玄奘明白这是在挤兑自己,但是他并没有顺着木叉毱多的逻辑区回答,而是单刀直入的问了一个问题:“这里有《瑜伽论》吗?”

玄奘所说的《瑜伽论》是佛教一部非常著名的经书,在当时所有的大乘佛教高僧都相信这是一部由佛教弥勒菩萨亲自叙述而记录下的经书,其地位在大乘佛教中是至高无上的,玄奘之所以跋山涉水决意前往天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寻找这部典籍。

玄奘既是提问,也可以说是一种反击,辩论就此开始。

木叉毱多听完哈哈大笑,接着说道:“高僧何必要问这么一部都是邪妄之语的经书呢?在我看来,真正的佛家弟子是不会学这部经书的。”

挤兑玄奘还可以原谅,说《瑜伽论》都是邪妄之语,这就很过分了,毕竟都是佛教的典籍,你这样说佛祖也是不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