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治的秘密
李世民内心很纠结,同样,李泰内心也很不安,自从和自己父亲那番充满玄机的对话后,李泰一直盘算着接下来该走哪步棋。
李承乾基本已经算是个废人,目前能和李泰竞争的人只有晋王李治。但你千万不要认为李治是和李泰一样打破脑袋也要往争储队伍靠拢的人,事实上恰恰相反,此时的李治真的是无欲无求。
作为皇帝的嫡子,在太子被废的现实面前,李治难道真的不动心吗?
有的人认为李治的无欲无求是在作秀,他做出“不争”的姿态其实是在捞取一种政治资本,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当然造成李治无欲无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觉悟有多高,而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
那么李治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归纳起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宽仁孝友!
关于李治少年时期的经历,史书记载的很少,我们从史书记载的只言片语中,仅仅知道他四岁的时候受封晋王,遥领并州都督,后来进拜右武侯大将军,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记载。
等到年龄稍长后,关于他的记载依然很少,如果说那个时候他给人们留下过什么印象的话,也就是他和父皇李世民的一次对话,那个时候李治正在学读《孝经》,于是李世民问这个宝贝儿子:“这部书中什么话最重要啊?”
李治回答:“我认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这句话最重要。”
李世民闻言大悦,说道:“这样做就可以完全服侍父兄,做一个很贤明的臣子了。”
从李世民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当时对于这位九皇子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只是希望他能做好一个臣子就可以了。这和他评价李泰很像自己时,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治是缺少李泰那样才华的,甚至也缺少李承乾早期代父处理政务的能力。
“宽仁孝友”这四个字如果形容普通的文人学士,或许是个很高的评价,但是用来形容未来登上皇帝宝座的李治,未免有些贬低的味道。其实这四个字不仅仅是李治性格的特征,甚至可以概括李治一生为人处世的基本特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同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儿子,为什么李治的性格跟他的父兄有着截然相反的差别呢?
这个问题,如果想通过史料记载去寻找根源,似乎并不容易,因为现有的史料实在缺少有关这一问题的直接记载,甚至从李治周围的人身上,也很难找到间接影响李治性格的因素。
但是当我们将诸多史料片段的记载拼接在一起,充分发挥我们的逻辑推理力量,找出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并不困难。
我们知道李世民是位强势皇帝,为大唐帝国的建立与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后,更是显示出了策划周密、毫不手软的特点,显然用“宽仁孝友“来形容李世民是不合适的,从遗传学角度来讲,李世民对李治性格的形成并无太大的影响。
再看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为人宽厚,性格温顺,似乎与李治的性格有着某种传承关系,如果说李治的性格受其生母的影响,当然也很正确。问题的关键是,宽厚只是长孙皇后性格的一个侧面,我们从长孙皇后一生的经历中,感受更深的是她的聪慧与明智,而这一点在李治身上体现的却很少。
也就是说,早期的李治性格似乎存在着某种缺失,具体就是缺少才华,缺少胆略,显得过于柔弱等等。
这是为什么?
当我翻遍了诸多史料,进行详细的剖析后,我将这一切归为一个原因,那就是长孙皇后过早的逝世。
贞观十年,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因病逝世,那一年李承乾18岁,李泰17岁,而李治只有9岁。
从年龄上来讲,李承乾和李泰都已是成年人,对于母亲的逝世,虽然心中悲伤,但成年人总是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可对于9岁的李治而言,在当时他还缺少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应该说长孙皇后的过早逝世,使李治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我们虽然找不到长孙皇后如何疼爱李治的史料记载,但从长孙皇后去逝时李治哀泣不已,以至于后来因此而落下眼疾,左右皆为之动情的情况来看,母子之间的感情肯定是相当真挚深切的。
一个9岁的孩子在看到母亲闭上了双眼,并且知道永远永远也不会再睁开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吗?
所以对于李治性格的柔弱,说句实话,我挺同情他!
他本来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充分享受着母爱带来的快乐,九岁的年龄应该是冲着妈妈撒娇的时候,但是对于李治而言,在贞观十年的某一天,先前的一切戛然而止,而且永远不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