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威制回鹘
回鹘兴衰
李瀍是个强势派,不仅要将政敌置于死地,而且强力讨伐藩镇,在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上,他更是丝毫不让步。即位伊始,面对回鹘的侵扰,他果断采取措施,最终利用其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解除了来自帝国北方的威胁。
回鹘就是回纥,唐朝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魏时为铁勒诸部之一,称为袁纥,隋朝时称为韦纥,唐朝初年称为回纥,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以后,改称回鹘。
在前边介绍安史之乱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唐朝向回鹘借兵平叛,但一直没有机会说说这个在北方经常威胁唐朝的部落的历史。
回鹘最初一直臣属于突厥,隋朝时散居于娑陵水(今蒙古色愣格河流域)流域,为了摆脱突厥的压迫和奴役,不断起来反抗斗争,有可靠史料记载的回鹘人首领是隋末唐初的时健俟斤。贞观元年(627年),时健俟斤之子菩萨率众联合铁勒诸部之一薛延陀,打败了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唐朝生擒颉利可汗,灭掉东突厥。此时回鹘仍然被薛延陀控制,而菩萨则在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建立起牙帐,配合唐朝军队作战,最终灭掉薛延陀,控制了全部漠北地区。
唐朝在漠北设立羁州府,在回鹘所居地设瀚海都督府,以回鹘第三代酋长吐迷度为都督,归唐朝燕然都护府管辖,此后回鹘的六代酋长婆闰、比粟毒、独解支、伏帝匐、承宗、伏帝难依次都接受唐朝授予的都督称号,进而统治回鹘各部。
开耀二年(682年),东突厥复国,称为后突厥汗国,回鹘一部向南迁居甘、凉诸地,留居漠北原地的回鹘人则重新被后突厥役属。天宝二年(742年)后突厥发生内乱,回鹘、葛逻禄、拔悉密诸部联合灭掉突厥,次年回鹘酋长骨力裴罗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拥有后突厥汗国之地,建牙帐于乌德犍山(今蒙古杭爱山),建立起东自室韦、西抵金山、南控大漠的大汗国,一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汗国解体。
唐朝与回鹘关系的密切发展,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面对唐朝内部混乱不堪的局面,回鹘磨延啜可汗主动遣使表示愿意出兵协助唐朝平叛,并派其子叶护率军协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肃宗李亨以亲女宁国公主嫁可汗为敦(王后),册封磨延啜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后来,牟羽可汗即位后,又派军队协助唐军消灭史朝义叛军。
此后唐朝与回鹘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对回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前回鹘风俗敦厚质朴,君臣之间的尊卑并不十分严格,在原始的民主制度下,回鹘部落万众一心,保持了相当强的战斗力。可是自从回鹘有功于唐朝后,其酋长不仅接受了唐朝册封的官爵和大量的赏赐,而且也从唐朝引进了各种繁缛的君臣礼节,甚至是奢侈和排场等不良恶习。
从登里可汗开始,回鹘的君臣之礼开始严格起来。登里可汗不仅修建了自己居住的豪华宫殿,而且要求上层妇女也要注重粉黛文绣之饰。
回鹘使者、商人往来于中原和回鹘之间,络绎不绝,仅常居住长安者就有将近千人。因为回鹘人自恃对唐朝有功,旅居长安的回鹘人中多有横行不法之徒,地方官吏也不敢过问。回鹘人在长安置办产业牟取厚利,但日常所需还要求必须由辖区的官府供给,更有打扮成汉人模样的回鹘人,诱骗汉人妇女为妻妾,以致唐朝皇帝不得不下令回鹘人在长安必须着本民族服装,以便加强约束管理。
因为在安史之乱中,唐朝调集河西、陇右诸镇军队参加平叛,吐蕃乘虚东进,侵占唐朝的监牧之地,导致马匹急缺。因此,在唐朝与回鹘的双边贸易中,绢马、茶马贸易占了绝大多数。不过回鹘经常强买强卖,动辄以数万匹马来市,而其中又多是瘦弱不堪的劣马。
吐蕃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阻断了唐朝与西域及中亚各国的交通往来,当时唐朝与上述地区想要互通往来贸易,必须假道回鹘,仅此一项回鹘人便获利匪浅。
建中元年(780年)以后,回鹘开始进入剧烈动荡时期,内部不断发生因汗位而引发的流血冲突,对外又和吐蕃、葛罗禄及突厥余部时起干戈,因此更让国家急速衰落。
唐代宗李豫去世时,唐朝曾派使臣梁文秀入回鹘报丧,但是登利可汗不仅表现得傲慢无礼,而且在部众的煽动下想要乘唐朝国丧之际进犯,进而引发了国内矛盾的加剧。以宰相顿莫贺达干为首的元老派强烈反对登利可汗的行为,双方因此发生流血冲突,最终顿莫贺达干杀死登利可汗自立,接受唐朝的册封为武义成功可汗。
贞元四年(788年),德宗李适为了帝国北部边境的平稳,应武义成功可汗之请婚,以亲女咸安公主下嫁武义成功可汗为妻,同时批准其改国号为回鹘,册封武义成功可汗为长寿天亲可汗。贞元五年(789年)十二月,长寿天亲可汗病逝,德宗李适册封长寿天亲可汗之子多逻斯为忠贞可汗。但是没过几个月忠贞可汗便被其弟政变杀死,于是部众拥立年仅15岁的忠贞可汗之子阿啜为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