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援兵至,百骑贯营

武昌城内,明军将士付出了近半伤亡,拼死搏杀,守下了武昌这座位置极为重要的九省通衢之城。

城外清军主力已然退走,武昌之围以解,但城内的明军却不自知,一个多月的围攻,已经让他们习惯了被动防守。

下了两天的雨,在半夜停了,清晨朝霞升起,士卒纷纷从营房出来,登上城墙。

将士们从没有这么讨厌过晴天,这刚消停两日,太阳一出来,城外的撮鸟,肯定又要寇城。

士卒上了城池,一队队披着蓑衣,值夜站了一夜的士卒,则下城抓紧休息,城头人头攒动,各个营,各个千户,百户的人马,在各自划定的区域,集结起来。

这时太阳漏出半个头来,城上士卒已经准备好了守城器械,但往日鸡鸣就开始折腾的清军,今天却没有动静。

伙头兵送来热气腾腾的肉汤和米饭,城上士卒抓紧吃了起来,可这饭吃完了,清兵却依然没有列阵,难道不打呢?

陈友龙按着腰刀来到城上,一员百户迎上来,指着城外道:“将军,城外的孙子,今天反常的很,这么好的天气,居然不来寇城。”

陈友龙眺望清营,可距离太远,看的并不真切,只是见营中人来人往,不时有拿着长枪的巡逻队,在一个个白包似的军帐间穿行,看不出什么异常。

见清军确实没有攻城的迹象,陈友龙微微皱眉,难道清兵改变策略,决定围城呢?

这显然不太可能,有傅上瑞在,清兵该知道武昌城中,处存了不少物资,吃上半年都没有问题,何况时间一久,大明肯定会组织援兵过来,清兵想要破城,只有攻打一途。

陈友龙觉得有点不对劲,吩咐道:“你继续监视城外动向,本将去禀报督师。”

说完,陈友龙便转身下城。

清军大营里,傅上瑞比明军将士还要讨厌晴天,这天一晴,清军不攻城,很容易就让守军察觉到异常。

此时他只能让属下四千人马,尽力维持局面,让迎中民夫不要被城上守军看出端倪。

现在他只要熬过今天,明天就是第三日的期限,他管不了清早还是晚上,反正明天一早便躲到船上,然后一把火烧了船只,便立刻渡江北逃。

此时武昌城东面的一座丘陵上,一名骑兵突然登上山丘顶部,然后勒住了缰绳,紧接着又是一骑,慢慢的整个山丘被骑兵站满,足有近两百骑。

耿仲明死后,汉军正黄旗几乎被王彦全数歼灭,清廷为恢复八旗实力,调马光远为黄甲汉旗固山,征调旗丁、挑选绿营精兵重建黄甲汉旗。

南路军满达海被杀,他不仅是清廷贝勒,他老爹代善的两红旗,他一直都帮忙打理,实际上满清等于同时失去了一个旗主,多铎自然不能再让马光远这个刚刚提拔上来的正黄旗固山折在明军手中了。

武昌城下清兵一渡过长江,多铎立刻派人通知马光远,得知多铎撤退的马光远,哪里还敢待在三江口,当夜便领着人马北逃,去追赶多铎。

金声桓大军白天进攻时,发现清兵已经撤离,万元吉估计清兵要逃,立刻催促金声桓向武昌进步。

此时步军还在后头,明军前哨骑兵以经奔驰到清营之后。

“沿途一个清军哨骑都没有,看来清兵确实撤了。”阎可义骑在战马上说道。

李元胤将千里镜递给他,“清营以空,多铎应该已经北逃。”

阎可义拿过千里镜,望向清营,果见后面的大营中,空无一人,但前营中却旌旗飘扬,似乎军威壮盛。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多铎还留下了万把人不成?武昌的人也不少,怎么也不击溃他们,追杀多铎呢?”阎可义放下千里镜,疑问道。

李元胤拉了拉缰绳,“应该是中了障眼法,武昌或许还不知清兵以走。”

说着李元胤一夹马腹,提着骑枪,催马向前走了几步。

“元伯,这是?”阎可义见他催马向前,眉头一挑。

李元胤以枪虚指清营,笑道:“清营不过虚张声势,营中虏兵以空,诸位不敢于我冲杀一番吗?”

众骑兵听了,远望远处的大营,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眼神中闪烁着火焰,可以看出,都冲满了战意,众人齐声道:“有何不敢?杀他个七进七出。”

李元胤当即催动战马,长枪一指,两百骑兵呼啦一下,冲下山丘,不远处就是清军的连营所在,骑士们看了看身边的同袍,不约而同的猛夹马腹,纵马疾驰,直冲清营。

武昌城下,清军大营中还剩下近十万民夫,以及四千绿营兵,防御薄弱的不行,两百骑兵冲来,清军后营以是空营,完全没有抵挡,他们很快又向前营冲去。

这时清兵听了动静,立刻一阵惊慌,但还是有四五百绿营兵试堵住他们,但李元胤等人来立刻将骑枪挂在得胜钩上,取下弓箭,清军步军还没组阵,就被射死数十人,根本列不成阵型,等近了些,众人拿骑枪一冲,步军顿时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