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投名状

柔和的春光里,就连夕阳也透着慵懒,整个天地都笼罩在嫣红的霞光里。

一个大汉披着霞光大步流星走来,他身材魁梧,仿如天神一般。

平伯远远看见,高声问道:“大郎,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早?”

大汉闻声转过头来,朗声答道:“有事来向平伯请教!”

见大汉说得认真,不像是要问鸡毛蒜皮的小事,平伯站起身子,对围着的孩童道:“今天就到这里,我还有事,你们自己去玩吧。”

说完,张开双手,把一帮恋恋不舍的孩童轰走。

迎着大汉,平伯道:“大郎有事家里来说。”

“不必了,还有事情做。”大汉的面色沉重,看着平伯的目光有些热切。

平伯不知问的是什么,不敢怠慢,对大汉道:“大郎到树下坐着说话。”

到了树下,大汉也不坐下,只是问道:“平伯,我是来问一问,你上次送十七郎回邕州,是个什么情形?”

平伯刚刚坐下,听了这话,抬起头来,奇怪地问道:“怎么忽然之间又来问这个?先前我也给大郎说过几遍了。”

大汉抬头看着天边的夕阳,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北边有消息传过来,谅州那里交趾军队大败,几万人全都折在了那里。惟有一个监军带了几百人死里逃生,明后天从我们这里过,取道回升龙府。”

平伯听见这消息,一下又站了起来:“大郎是想——”

大汉点点头:“不错,族里的人等不得了。上次十七郎回去,还有人瞻前顾后,自平伯安全回来,说了邕州那里的情形,大家都下了决心。这次又有人送上门来,刚好做个投名状,我们——要归宋了!”

平伯一时目瞪口呆,过了一会,才颤抖着说:“这是天大的事,牵扯到我们这里几千户人家,大郎可是想清楚了?”

“自你回来,大家也商量几个月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不过事到临头,心里难免还是七上八下,所以我要过来再听听你的话。”

谅州到升龙府的路上,李明信看着天边的夕阳,长出了一口气:“前方几十里外就是富良江了,明天再赶一天路,过了江,就是升龙府的地盘。后边宋军就插了翅膀,也追不上我们。吩咐下去,就在这里扎营,明天一早就埋锅造饭,早早上路,一定要过富良江。”

身边的将领应诺,安排找地方扎营,派兵士到附近村里征粮。

李明信下马,到路边找块大石坐了下来,喝水喘口气。

一个随身兵士到跟前,小声道:“大官,这里扎营只怕不稳妥。”

李明信上下打量了这兵士一眼,不满地道:“这里是我交趾地盘,有什么不稳妥?虽然这些日子江北土兵抽调不少,官府可是仍在,难不成会有人乘机当强盗?当我们这一指挥兵马是好看的吗!”

兵士道:“小的是江北人,知道一些本地地理。这里一带,住的不少先朝从北边来的汉人。他们聚族而居,好勇斗狠,平时官府也要让他们几分。这里不远,就有陈姓族人,据说先祖是唐朝时从中原福建路来,几百年繁衍,现在族里有两三千青壮,周围土人都被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来。”

李明信斜眼看着兵士,不屑地道:“你是说,这些客民敢打我的主意?”

兵士见李明信的神情不善,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了,只好硬着头皮道:“大家都惊魂不定,还是小心一些好。”

“放肆!这里是我交趾治下,几千汉人难不成敢翻天?几十里然,就驻得有我交趾大军,他们敢稍有动静,我就招大军来诛他们全族!”

兵士见了李明信的样子,再不敢说话,默默地退到一边。

李明信从谅州前线逃回来,胆惊受怕,饥餐渴饮的,眼看着就快回到京城了,刚放下心来,这个时候说这种消息不是触他霉头。

统兵官带人扎下营来,请李明信去帅帐里休息。

李明信起身,随口问道:“晚饭准备好没有?”

统兵官道:“兵士从附近村里寻了一头牛来,正在宰杀,一会选好肉送到大官帐里。酒也找到几瓶,一起送去。”

李明信点点头,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向帅帐。

帅帐的门帘掀了起来,暖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草木清新的气息。交趾的早春不冷不热,空气中都是自然的新生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李明信吃饱喝足,坐在帐里打了个饱嗝,惬意地伸伸懒腰。

正当他要休息的时候,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统兵官在帐外高声道:“大官,不知可否已经歇息?”

李明信这个时候心情正好,转身道:“没有,可有事禀报?”

“正是,下官有急事!”

“进来吧。”

统兵官进了帅帐,向李明信行罢礼,指着身边的一人道:“这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我手下进村里征粮时,他跟着寻了过来,说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