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老将军的下落

根据新的宗室条例,老赵家子孙能科举,能参军,也能经商,但是——只要选择了这些行业,就自动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比如眼下赵祯有两个儿子,假如不幸都夭折了,就要从宗室之中寻找继承人,北海郡王赵允弼的几个儿子都可能过继给赵祯,承袭大位。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保留宗室爵位,才能过继,如果提前改了行,去干别的,这样的宗室子弟就失去了继承王爵的资格,更别说过继成为皇子,继承大统了。

所以赵宗缋想去参军没问题,哪怕他日后的成就比狄青还高,也不可能威胁皇权,因为继承资格被剥夺了。

老王爷倒不是心疼这个……疆场苦啊,出生入死该有多危险?

王德用纵横沙场一辈子,到了最后,难免死在了西夏人的手里,儿子要是投军了,万一出了事情,不是要了老王爷的命吗!

赵允弼真是舍不得,可是他口口声声,鼓励孩子上进,拦阻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父子几个就僵在了这里。

沉默了好久,赵宗景低声道:“大哥要去投军,咱们不该拦着……他这次不是考上了进士吗,正好就去军前充当文职,还能安全一些,先让大哥看看打仗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胜任,别一时脑袋发热,什么都不懂,就跑去当兵了。”

赵宗缋知道兄弟是帮自己说话,他心里却在想着,要是不能领兵打仗,还投什么军!当然了,他没必要吓唬老爹,而且赵宗缋也想过了,由文转武也不是不行,比如王韶,人家就是进士出身,指挥煕州打仗,歼灭青唐十万大军,谁敢小觑王韶!

“爹,您老就让孩儿去吧!日后大宋的好男儿,必是从疆场杀出来的!”赵宗缋低声道:“爹,你总不愿意自己的儿子都是饭桶废物吧?”

“这……”

赵允弼沉吟了许久,长叹数声,“走吧,走吧!爹不拦着你们,不过你们都听着,谁也不许丢人,只有战死的儿郎,没有屈膝的俘虏!你们要对得起身上流的血!”

赵宗缋悚然一惊,和几个兄弟一起撩袍子,跪在了地上。

“请父亲放心,有死而已,绝不辱没家门!”

……

赵家父子并不知道,他们的对话居然成了日后皇家的铁律!

大凡赵家子孙,最优秀者都要进入皇家武学,如果考不进去,在宗室面前,根本抬不起头。

通过皇家武学培养,进入军中,成为大宋的将领。赵家子弟的表现也的确亮眼,身先士卒,百死不悔,在对外征战的上百年间,战死者多达千人,没有一个屈膝投降……

王德用的死,深深改变了大宋……潜藏在所有人身体里的尚武基因被唤醒了,大丈夫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那是最高的荣誉!

大宋的敌人还太多了,处境还太危险了,如果不能发愤图强,扫平四方,随时都会有战祸落到大家的头上。

每一个好男儿都该投军,大宋应该像汉唐一样,把曾经的耻辱,洗刷干净……整军,备战,光复故土,扫灭敌国,开疆拓土……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谁要是还念叨这样的话,只会招来强烈的鄙夷,那些书院的学子够一反常态,积极练习弓箭马术,研读兵书,关心战事,以往每逢文会,谈的是诗词歌赋,到了如今,全都变成了兵书战策。

一个个指点江山,慷慨激昂,别管说得对错,至少大家关心有用的东西了……任何变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那些藏在暗处的文人,习惯拿小说话本攻击王宁安,可别忘了,王宁安是玩这一套的老祖宗。

这么多年,王宁安不断在宣扬对外作战,从各种文章,到小说戏曲,几乎是不遗余力……而且随着收复幽州,灭掉青唐,对外作战连番胜利,普通百姓士人的心气都高涨起来。

既然打仗有利益,为什么不动手?

尤其是那些商人,更是最为热切。

打仗要采购军需,他们的作坊有钱赚,打赢了能开拓市场,获得更多的物资原料,还是有利可图,战争债券又是最好的投资商品,一本万利,傻瓜才不愿意买呢!

除此之外,吏治改革也激发了官员们的士气和斗志。

以往是论资排辈,看学历,只要是一甲二甲的进士,不出错,按部就班,就能宣麻拜相……现在不行了,连三元及第的都被罢免了,要想升官,就要有政绩。

试问,天下间还有比开疆拓土更好的政绩吗?

不说王宁安,光是王韶,入仕两年,就成了一方封疆,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军功吗?

他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行?

不知不觉之间,王宁安已经塑造出了一个好战的环境。

王老将军战死,就像是一记闷棍,把大宋这头巨兽给打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