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7章 另有目的

这时,有士兵在门口禀报,“王副统和赵使君来了。”

“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王贵和赵开先后走了进来,目前赵开出任陕西路转运使,负责筹办京兆军的钱粮物质。

两人见了礼,李延庆笑着请他们坐下,又让亲兵上了茶。

“王副统,说说现在民团的募兵的情况?”

由于李延庆太原府招募的五万军队交给了张叔夜,他返回京兆府后便着手在陕西路也招募五万新兵,并筹建十万民团,招募新兵由刘錡负责,两个月前已基本上完成了,民团则进展较慢,到现在连一成都没有完成。

王贵叹口气,“还是那个问题,正规军士兵可以免税,还有每月六贯钱军俸,民团士兵心中很不平衡,光给免税还不行,他们要求至少每月两贯钱,否则很难招募到民团士兵。”

民团士兵也就是预备役军人,一旦京兆军兵力不足,就会抽调从军,不需要训练,他们平时就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了大量训练,基本上已经是准正规军。

如果每月两贯钱,那十万民团就是二十万贯钱,这个数额很大,李延庆又向赵开望去。

赵开面露难色,朝廷已经把巴蜀三路的一千万税赋全部给了西北三路,陕西路就独得六百万贯,平均每月五十万贯,但光新招募的五万士兵,每月就要三十万贯的军俸,还有之前的京兆军,也是每月三十万贯,这就是每月六十万贯的固定军费开支了,陕西路自身的税赋很低,只能靠几座银矿的额外收入,但所有的财政收入不能只用来养军,还要关注民生,还要基本的官吏薪俸开支和政务开支,还要大笔武器军备开支,现在就已经入不敷出了,哪里还拿得出每月二十万贯的军费。

赵开只得苦笑一声,对李延庆道:“这件事只能和朝廷商量,看朝廷能不能每月再支援我们三十万贯军费?”

李延庆摇摇头,“我前些日子和官家进行了鸽信往来,官家说最多给我们一些特殊的权力,但钱粮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要么就只能压榨巴蜀三路,但现在巴蜀百姓的税赋也很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若再加军费,恐怕就会造反了。”

李延庆没有接话,他沉吟一下道:“今年上半年的税赋成都府路好像还没有缴解给我们,我记得没错吧!只有梓州路和夔州路送来的。”

赵开点点头道:“按理应该八月份就送来,我已经连催两个月了,他们只得答应马上就送,可到现在还没有给。”

“看来我得亲自跑一趟了。”

李延庆随即对赵开道:“后来出发去巴蜀,赵使君一起去吧!”

“卑职没问题,且容卑职先回去把事情安排一下,后天跟随都统南下。”

赵开的官衙里还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解决,他便行一礼,先告辞走了,这时,李延庆对王贵冷冷下道:“调集一万骑兵在蓝田县等候,随即听候我的命令!”

……

两天后,李延庆踏上了巡视巴蜀的路程,这是他第一次前往巴蜀,当然也是他出任川陕经略使以来第一次南下。

朝廷任命李延庆出任川陕经略使,更多是出于财政上对陕西路的支持,以巴蜀的钱粮来支撑陕西路的西北中心地位,并不是把巴蜀划入他李延庆的势力范围,他只是巴蜀名义上的最高政务官,自始至终,巴蜀的官员也并没有向他汇报过什么政务。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路途不便,但更重要是朝廷对巴蜀从未放手,这一点李延庆心知肚明,他虽然主管川陕政务,但却不能真的把手伸进巴蜀,那就会成为朝廷大忌了。

巴蜀由于封闭的自然环境,在天下大乱之际很容易出现独立的趋势,所以便有天下未乱而蜀先乱,天下已治而蜀未治的说法。

自古以来,中央朝廷都对巴蜀在行政上采取分治的手段,两汉分为西川和东川,隋唐则分为山南西道和剑南道,在宋朝也分为成都府路、梓州路和夔州路三个大的行政区,就算到后世,也要把巴和蜀分开,成立各自的行政区。

李延庆走子午谷南下,三天后抵达汉中南郑县,汉中地区属于利州路,算是进入巴蜀了。

李延庆这次只带五百女兵南下,但这只是公开部分,而在此之前,燕青已率领五百最精锐的斥候军先一步分散进入了巴蜀。

另外和他一同南下的官员除了主薄曹叶外,还有就是陕西路转运使赵开了。

这次李延庆南下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催促钱粮,要求成都府路尽快把上半年赋税转运到陕西路,这也是朝廷定下的国策,以巴蜀三路的全部财力支援西北三路。

另外,朝廷已决定在巴蜀三路推行盐茶改革,增加税赋收入,但却迟迟推行不下去,地方阻力太大,有点不了了之的迹象,新朝廷在临安刚刚成立一年多,中央权威远远不如东京的北宋朝廷,所以地方官府完全可以不理睬朝廷的某些决定,朝廷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