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传国玉玺丢了!
皇宫中的大火已经基本熄灭,只有个别地方还在冒着余烟,丝丝渺渺的就像这个庞大帝国的命运一样,一阵大风吹过,就会烟消云散!
在曹操的全力保全下,皇宫里的损失还不算太大,只是丢失了许多财宝而已,至于这些财宝的去向吗,只要看看那些士兵沉甸甸的口袋就知道了,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让士兵们交出已得的东西,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那样做的后果只会立刻引起另一场兵变。
如果说财宝的丢失还能被忍受的话,那么另一件东西的丢失却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其厉害程度相当于政坛上的一场超级地震,甚至比刚刚过去的这场血腥兵变对大汉王朝的危害还要大,---传国玉玺丢了!
听到这个消息,上至太后、皇帝,下到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是如丧考妣,不,这可比死了爹妈还要严重,简直就是祖坟被人刨了一样;因为丢的可是传国玉玺啊!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官是谁,你也可能不知道当今皇帝的年号是什么,但绝对没人不知道‘传国玉玺’,因为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义实在是太重了,泰山与它相比,那都是轻的!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是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令能工巧匠用赫赫有名的美玉--和氏璧雕磨而成,作为自己皇权的象征,用以号令天下九州万民;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秦丞相李斯亲手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得到它就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传国玉玺者,则被人讥讽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不认可!
现在,大汉王朝传承了四百年之久的传国玉玺丢了,这意味着什么,一些忠于汉室的老臣都不敢去想,却又不得不想,“莫非汉室的气数真的尽了……”
太后疯了,皇帝疯了,大臣们也疯了,整个洛阳城都疯了,所有人都在发疯一样的四处找玉玺,皇宫的每一座宫殿,每一个个房间,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砖瓦,几乎都被人翻找了过来,宫中所有的人一律搜身,不分品级,就连那些死去的人也没放过,搜尸!
大将军府中,所有侍卫亲兵都被集合起来,曹操、袁绍两人手提宝剑,亲自挨个搜查,但凡有拒不听令者,当场斩杀,毫不留情;事到如今,哪怕是真的激起兵变也顾不得了,玉玺重于一切,可惜的是,除了搜出一大堆的金银珠宝,连玉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莫非玉玺有灵,自己长腿跑了不成?……
这还是明面上的寻找,暗地里的更是激烈,几乎所有的士族门阀都出动了人手,日夜不停的四处搜寻,为此而暗中丧命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嫡子--袁术,此时表现的最为积极,杀的人也是最多;为了得到它,所有人都不惜血流成河,因为那是传国玉玺啊,失去就意味着气数已尽,得到就是受命于天,现如今汉室又正是衰微之时,那要是自己得到手的话,嘿嘿!取而代之不再是梦啊!……
………………………………………………………………………………
洛阳城外,洛水岸边,董卓的大营就扎在这里,与萧逸安在御苑的玄甲军营正好一南一北,形成了对立的形式。
大帐之中,董卓端坐在帅案后边,脸色忽明忽暗,似乎正在努力决断着什么,还不时地看一眼身旁的兵器架子,那顶断了雉鸡翎的头盔就挂在上面;一旁,白衣白袍的李儒站立在那里,眯着眼睛,还不时地伸手捻着自己的三缕长须,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却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又想要说什么,这就是默契!
“本帅初来洛阳,若想成就大事,必须首先立威,‘文优’以为如何才能慑服朝中的百官,让本帅得以施展拳脚?”半响,还是董卓先开口了,‘文优’是李儒的字,虽然二人是翁婿关系,但平时董卓还是以字来称呼自己的这个心腹谋士,这是对谋臣的一种尊敬!
“大帅乃是非常之人,自当行非常之事!”看了一眼露出兴奋之色的董卓,李儒微微一笑,自家大帅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自然知道,现在只不过需要借自己的嘴说出来而已,这就是上位者的心思,明明自己早已有了主见,却非要手下劝谏一番才行,这样一来有了攻劳是自己的,有了过错吗,自然就是臣下的,权谋之术,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如今汉室衰微,天子又暗弱无能,实非社稷之主,大帅若能效仿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举,一则可拥立明君,留贤名于千古;二则,皇帝乃天下至尊,大帅都能一手废立,那朝中百官还有谁敢不听大帅的号令呢?大事若成,新君登基之日,就是大帅权倾天下之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