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姜二被姜老太爷催促着去请里正。

在年关前,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都不会搞出事端,里正正在家里闲着呢,冷不防听说姜家这档口要分家,到了姜家还劝姜老太爷呢,说老话说的父母在不分家,你和老嫂子都身体康健着,又眼瞅着要过年了,咋现在突然要分家呢?

姜老太爷说没什么,就是分家而已。

里正又去问旁人,说你们也没意见?

其他人就更别提了,连最不甘心分家的姜柏都没吭声。

因为在里正到来之前,姜柏已经在老太爷说了好长段劝谏的话。

这要搁以前,姜柏这长孙的话在老太爷面前还是挺顶用的,但是就这么两天里,姜柏先是伙同他娘意图给姜杨下药,后又是还想抢书房的钥匙,把姜杨推着摔倒了。

姜老太爷根本不理会他,只沉着脸警告他,说这么多人在,我给你留了面子,你不要不知好歹。我知道你心里未必就舍不得家里人,想的怕还是你小叔留下的家当。你再说下去,我指不定会说出什么话来。

姜柏还是有些人的清高脾性的,之前私下里被老太爷说了那么通,到现在回想起来他还觉得脸上烧得慌。现下屋子里聚满了家子,他更是不想在人前丢脸。

里正眼看劝不动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问姜老太爷准备怎么分。

姜老太爷就让急红了眼眶的老太太去拿田契和银钱。

老太太是最不想分家的那个,但辈子听从老太爷的话也成了习惯,只得去回屋开了柜子去取。

姜家是耕读人家,虽然早先在姜桃他爹之前没出过什么有出息的读书人,但童生却是出过不少的。童生虽然不如秀才那么抢手,更不能和举人相提并论,但在乡间的学塾里也是很有名望,不愁没学生的。

姜老太爷是几代单传,这么祖祖辈辈地积攒下来,到了他这代,又出了姜桃他爹这么个有出息的秀才,给家里又添了些,到如今已经共有了二三十亩田地。

当然这些田也有肥有瘦,毕竟这时候的田地价格还是很昂贵的,尤其是农家人重视田地,不真到了山穷水尽,根本不会卖田卖地。所以这二三十亩地里有些是买来的肥田,还有些是祖辈响应朝廷号召,在荒山边上开垦的瘦田。

姜老太爷清点了下资产,说:“田地就分成四份,要是有零头就我和你们娘拿着。家里另外还这些年攒下的现银,除去阿桃马上要出嫁的花费,共还有四十多两,也分作四份。还有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的,你们都看看,想要的都道分分。老大、老二,你们怎么说?”

姜大姜二能怎么说?他们连在婆娘面前都说不上话,更别说在老太爷面前了。兄弟两个低着头,都说听爹的意思。

他们是没有意见了,可是赵氏和周氏却是不愿意的。

赵氏讪笑着道:“爹怎么能这么分呢?您和娘多分点我们也不说什么,但是如今小叔又不在了,杨哥儿和霖哥儿都要到城里进学,又年纪小,怎么还得分他们份?”

姜老太爷的脸黑的堪比锅底。

周氏比赵氏聪明些,也知道这时候不能上赶着再触老太爷的眉头,但是家都要分了,田地又是家子安身立命的根本,她就也跟着道:“嫂子说的没错,杨哥儿和霖哥儿以后都是有大出息的,哪里看的上这么点田地?”

老太爷说够了,说老三确实是没了,可他两个儿子还在呢!他们要走读书的路子怎么了?你们就能侵占本属于他们房的田地了?你们这是把他们房当绝户吃?我还没死呢!

周氏立刻不敢吱声了,老太爷是铁了心心要给姜杨份的,再说下去她怕自己能分得的更少了。

赵氏嘀嘀咕咕地说:“往常也是我们分成三份来耕种,分给他们难不成他们还自己下地去?”

姜老太爷说这你就别管了,既然是分给他们的,随便他们是找佃户来种,还是留在那儿荒废,都跟你们没有点关系。

后头他也不想再和她们掰扯了,立刻就让里正写下书凭证。

但不得不说姜老太爷到底也不是无情的人,他把最肥沃的田分给了姜杨,但是数量不多,其他两房分的田虽然瘦,但数量多些。总的来说就是看起来还算公允,没有明显的偏心。

分完田地再分银钱和散碎的东西,这些都在明面上,也没有什么好争,依旧还是分作四份。

至于姜桃他爹留下的那屋子书,其他两房虽然都馋的跟什么似的,却也都没敢再提,只问老太爷说分了家以后他们的孩子还能不能去看书,老太爷没正面回答,说以后那些书都让杨哥儿管,你们以后同他打商量。

赵氏和周氏闻言就偷偷笑了起来。她们怕老太爷、老太太不假,但是她们不怕姜杨啊!而且往后虽然是分了家,但是姜杨大部分时间都在城里,那书房不过是道普通的锁,到时候她们撬了不就能进去了?想来姜杨知道了也闹不出什么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