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

清晨的阳光,十分温暖,照耀在刚要滴下的露水上。

杨霖一睁眼,就是这颗五光十色的水滴,从窗檐边的竹叶滴落。

此时已经是霜降之后,但是房内的温度暖和,顺带着旁边的树叶也没有结霜。

杨霖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转头就看见身边躺着的熟悉的娇躯。

几道浅浅地泪痕挂在脸上,娇嫩的玉臂上,还有几道红印。长长的睫毛下,双眼紧闭,死死抱住半边被子。

小刘贵妃精致的容颜,即使是钗横鬓乱,也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眉如细黛,长睫弯弯,风情万种,冶艳撩人。

此时正缩在被子里,睡得正香,杨霖蹑手蹑脚退了出来,穿上衣服,若无所事地和外面的丫鬟打了招呼。

除了房门,一阵冷风吹来,杨霖心中暗叫一声不好。

昨天让人回去通报了,自己却没有回府,这事得想个办法搪塞过去才好。

这个时候从刘府大摇大摆地出去,也是对刘府有些不尊重,杨霖只好在院内逛了逛,四下一看没人,跃到墙上翻出。

爬到一半,杨霖就觉得双腿有些虚浮,暗叫一声不好。

本以为要摔在地上的杨霖,被一双大手稳稳接住,陆谦笑道:“少宰,辛苦了。”

杨霖桌底之后,脸色稍微有些红,整理了一下衣服,道:“弟兄们吃了吧?”

旁边的陆谦,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裹的肉饼,杨霖一边吃着一边往昭德坊走去。

汴梁的街头,虽然依旧繁华,但是却有些不一样了。

路上经常有来自各地的,长相怪异的胡人不说,还有许多身穿相同服饰的年轻人结伴走来走去。

如今的汴梁,开放程度丝毫不弱于当年的盛唐长安,很多地方都已经远远超过。

最重要的是,治河司疏通黄河,清理泥沙,让水位持续下沉,而上游的丛林树木保护,让开封府汴梁城少了被洪水泥沙淹没的危险。

清晨,御街上已经十分热闹,叫卖声不绝于耳,各个店铺也早早地开门。

汴梁人口稠密,除了主要大道,尽是羊肠小巷,两旁高门大户迭架而起。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这御街和十字大街,就是主要的大道,一队开封府衙的公人,骑马巡街。

这在以前,也是很难想象的事,大宋缺马,缺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如今却不一样,整个西北都是大宋的养马地,还有大理也贩卖一些马匹进来。

杨霖看着暗暗点头,心里却在思量,怎么把汴梁的都城位置给换了。

大宋立国时候,相继灭掉一些国家,并没有选择赶尽杀绝,这些国家的君王当初全都定居开封。

赵匡胤为示宽宏,对他们十分优待,允许他们置地买宅大兴土木,建造种种房舍楼阁,使得开封建筑用地更加紧张。

再加上赵匡胤鼓励官员们买田建房、享用人生,所以致仕退隐的也罢、正在朝中为官的也罢,许多宦囊丰富的官吏都不惜钱财建造豪宅,生前自己享用,死后传于子孙,因此上开封城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从一开始,就是前所未有的稠密。

从雍熙北伐之后,大宋重用文官,提高官员待遇的做法,一直持续了百十年。

这就让开封汴梁,更加的繁华,几乎囊括了所有顶尖的豪门。

杨霖一边吃着肉饼,一边逛逛悠悠回到昭德坊,以前还有两户人家的昭德坊,全部被杨霖买了下来,分成内外两院,都是杨家的宅子。

只不过杨霖把比较看重一些人,安置在昭德坊的外院,让这儿成了个热闹的所在。

在汴梁你就是住在金梁桥畔的富人区,也不如是住在昭德坊外院的人更加有面子,说出去往往能引来外人的惊讶和赞叹。

杨霖绕开外院,来到内院门口,门子开门之后惊喜地道:“大郎回来啦!”

“小声点,吵吵什么,我问你昨晚府上可有什么异动?”

杨霖有些心虚地问道,门子哪里知道,一个劲地摇头,不一会听到动静的杨三出来,远远地看见杨霖,就提着袍子一溜小跑过来:“少爷,昨夜就有人说少爷要回府,怎地现在才来?”

杨霖搂着他的肩膀,笑道:“三儿,你这富态了不少啊,怎么样,昨夜可有什么反常?”

“这我哪知道,您得问院里的丫鬟婆子。”杨三看了一眼四周,道:“最好是问问芸娘。”

“我就知道,杨府就属你最没用,滚吧。”杨霖骂道。

杨三一脸谄笑,不退反进,笑道:“少爷,有个事您的给我做主,我爹在扬州给我物色一门亲事,我想回去扬州,一来是成婚,而来为咱们杨家看守老宅。”

这杨三的老爹,是府上的老管家了,当初其实是跟着杨通走南闯北的心腹,只是后来腿上有伤,一直留在扬州的老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