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政府引渡洪归案失败背后(第2/3页)
国民党方面,黄兴于4月6日致电袁世凯云:“宋案关于洪述祖之证据甚多,未便宣布。洪系内务部秘书,既属逃官,应饬由外交部向胶督交涉提回。”[44]4月9日,黄兴再次致电袁世凯,谓:“此间迭次审讯刺宋凶犯,搜检证据,洪述祖实与此案有绝大关系,现已在青岛拘获,请饬外交部向德使交涉,将洪索回,俾得归案,与各犯质讯,期早日解决,昭示天下”。[45]
然而,胶督对于引渡洪述祖归案严行拒绝。其中原因,北洋《德华报》曾有解释,称:“中、德二国间并未订有互行引渡罪犯条约,故德人无引渡罪犯之必要,而中国无要求德人必行引渡之权利。然此犹就未订有引渡条约而言之也,即使订有引渡条约,引渡国亦必分别被引渡罪犯所犯为何项罪案,以定其应行引渡与否,固不能谓一切罪犯均应引渡也。洪述祖之逃往青岛,确无犯罪之实证,故德人不能交出云云。”[46]言敦源也将洪不能归案,归因于“民国尚未经承认,所继续履行之前清条约又无交犯专条”。[47]
洪述祖迟迟不能归案,令国人难以理解,《亚细亚日报》4月中旬曾刊登如下一则短评,颇能反映时人困惑:
吾不解洪述祖具何种神通,乃能逸出北京,善避侦缉,而安然隐匿于青岛。吾不解胶澳总督据何理由而拼命庇护一杀人犯,致中国政府屡索而不与。吾不解政府何以坐令洪述祖逃逸,何以侦缉数日而不得,何以屡向胶督请求而不得引渡。小小交涉,尚犹如此,国际上大问题,更将何如乎?呜呼,果胶督之故意为难乎?抑政府之交涉不尽力乎?吾无以名之,不得已而只归之于洪述祖神通广大耳。[48]
国务院为防“远道传闻失实”,于4月4日发表通电,撮要叙述政府跟踪缉拿及向胶督交涉引渡洪述祖情形,“以杜谣疑”,称:“此案关系重大,幸查缉多方,破获尚速。即案内牵涉之洪述祖,亦已查有着落,经胶督拘留,将来检齐证据,公平裁判,必可按法惩治,以伸国法而尊人道。”[49]
4月25日,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将宋案证据撮要宣布。随后,程德全又将宋案证据照片派专人送京,请饬外交部及山东都督向胶督交涉,将洪犯索回,以便归案讯办。[50]5月1日,外交部致函德国驻华公使,将程德全等抄录证据一份送交德方,请“转达胶督,迅将洪述祖归案讯办”,函云:
径启者。与前农林总长宋教仁被刺案有关系之洪述祖逃匿青岛,业经迭次面请转达胶督,暂行拘守在案。顷准国务院函开:迭准江苏程都督、应民政长二十五日电称:宋案搜获证据,内有应桂馨与前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往来电函多件。又二十八日电称,此案要据摄有影片,即日专员赉交外部。兹据二十五日电开各节摘出,另纸钞录,请照会德国驻京大臣,将洪述祖交出归案等因。除俟影片寄到,即行照送外,相应将另纸钞录证据一份,先行照录,送交贵大臣查照,并希转达胶督,迅将洪述祖归案讯办,实深感纫。此颂日祉。五月一日。[51]
5月6日,外交部收到苏督派员送到“确实证据密影十三张”,亦函送德使馆。[52]鲁督周自齐接到照片后并未立即与胶督交涉,而是致电中央,谓“此事须由中央派员前来会同办理,即请迅速遴派来东,以便同往交涉”。时人分析,“周之用意,明知洪犯决不能引渡,恐为舆论攻击,故作此不负责任之举”。[53]
与此同时,洪述祖于4月底在青岛做了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就是以1.5万元的价格,从德人警长威尔慈手中购得楼房一座。[54]这一举动透露了三点重要信息。(1)洪述祖与政府之间似乎已经达成某种交易,政府将不急于引渡洪述祖归案,因此,洪述祖可以购房久居青岛。(2)洪述祖手中并不缺乏金钱。犹记上年11月29日,洪述祖在给应夔丞的信中,尚称“待款孔亟”,[55]仅仅半年之后,洪述祖忽然出手如此阔绰,其中秘密,洪的妻弟史蓉生曾于5月中旬在京“亲口告人,谓洪于宋事,实得政府报酬金二十万元,现已在青岛购置巨宅,极园亭之胜,以为终老计”。[56]这就再次证实,洪述祖居留青岛,的确得到了袁世凯的金钱支持,袁是不会将其迅速引渡的。(3)洪述祖购买的是德人警长威尔慈的楼房,这就使他和青岛德国租界当局之间建立起了关系,不仅有利于保障自身安全,而且可以在引渡一事上与租界当局私下进行交易。这一切看起来都是经过精心盘算的。
5月6日,上海地方检察厅致电司法部,请迅咨外交部,促其与德方交涉,引渡洪述祖归案。[57]5月7日,程德全、应德闳所派之员将宋案证据解送到京,共计分甲、乙、丙三种:“甲种第一次检查者,二十四件;乙种系第二次检察〔查〕者,二十件;丙种系第三次检查者,十一件。共五十五件云。”[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