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斯之死(第3/5页)
不管李斯如何一心为国,审理此案的赵高却必致李斯于死地。
李斯不是一般的臣子,他是大臣重臣,以什么罪名杀李斯呢?
李斯与他的长子李由谋反!
赵高以此为罪名,抓捕了李斯的宗族、宾客。赵高对李斯用毒刑拷打,李斯实在受不了酷刑之痛,只好被迫承认谋反(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这次和李斯一块儿向秦二世进谏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与将军冯劫。但是,冯去疾和冯劫认为自己身为将相,义不受辱,未入狱就自杀了。只有李斯一人人狱。
李斯为什么不自杀呢?
李斯希望出现奇迹。李斯凭什么希望出现奇迹呢?
一是他自负文才出众,二是他自以为功劳很大,三是他确无反叛之心。
他希望像当年上《谏逐客书》一样,说服秦二世,一书定乾坤。所以,李斯宁可入狱也不自杀。
李斯在狱中写成了一封史上著名的奏书。
这封奏书,正话反说,列举自己协助秦始皇的“七大罪状”:
一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二是南平百越北逐胡人;
三是善待功臣拥立皇帝;
四是建立社稷修建宗庙;
五是统一制度统一文字;
六是修筑驰道大兴楼观;
七是轻刑薄赋获取民心。
上述七罪,足以处死,侥幸至今,已是万幸,希望陛下明察。
李斯自述的“七条大罪”实际上是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七件大功,但是,这封奏书可不像《谏逐客书》一下就打动皇帝,根本未起任何实质作用。
为什么呢?这封奏书可是李斯力挽狂澜的最后一搏啊!
因为秦二世根本没有看到这封奏书。
李斯的奏书报上去之后,赵高说,一个囚犯怎么能上书?于是,扣压奏书不上报。所以,李斯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奏书根本没有送到秦二世的手中。
赵高可以扣压李斯的奏书,但是,李斯身为丞相,这么大的案子可不是主审官赵高一人说了就算的,秦二世会派人复审。
赵高精通秦法,当然知道这是必过的一道坎。所以,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扮成秦二世的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问李斯。
这些门客假扮成秦二世的复审官,提审李斯,李斯信以为真,立即翻供,实话实说。赵高知道后就让人再用严刑拷打李斯,李斯这才知道上了赵高的当。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可不止玩了一次两次,而是玩了多次,每一次都让李斯付出了血的代价。
当秦二世真派人去验证李斯口供时,李斯反倒以为又是赵高的鬼把戏,不敢再翻供,而是认罪服罪。使者汇报秦二世。秦二世高兴地说,没有赵君,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日: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秦二世再派使者到达三川郡调查李由时,李由已经战死。
秦二世证实李斯承认谋反后,李斯的“夷三族”罪自然成立。
秦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在咸阳被“夷三族”,走完了他一生流血的仕途。
李斯是两朝老臣,又曾经帮助秦二世登上皇帝的宝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斯的非正常死亡呢?
有三大原因:一是遇到野心勃勃的赵高;二是李斯自身难辞其咎;三是难以抵抗皇帝制度。
先说赵高的野心勃勃。
赵高之所以能够发动沙丘政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李斯的支持。
所以,李斯与赵高同因沙丘政变而受益。李斯原来是秦始皇的丞相,手握大权,沙丘政变只是保住了李斯的丞相之位,其他无变化。赵高则不同,他在秦始皇手下虽受信任,但他是近臣而不是重臣。地位、权力、声望都远远不及李斯。所以,赵高在沙丘政变中的受益远远大于李斯。沙丘政变之后他当上了地位特殊的郎中令。
但是,赵高的野心并未得到满足,相反,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李斯也成为他“进步”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赵高才设计陷害李斯,借此除掉他,以便取而代之。
赵高设了一个套,面见李斯,建议他向秦二世进谏,这恰恰是李斯此时最愿意向秦二世讲的。所以赵高一说,李斯立即答应。之所以答应,一是李斯早有此念,二是赵高的恭维使李斯误以为劝谏秦二世是身为重臣的自己最该做的事。但是,李斯万万没有料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陷阱。赵高偏偏在秦二世和嫔妃们最亲热的时候通知李斯进谏,三次打断秦二世的兴致,惹得秦二世极为不满,赵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憎恶李斯。
李由在战场上的失误给了赵高一个理由,最终成为除掉李斯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