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懵了的蔡琰

嘭嘭……肥厚的手掌拍在几案上,灯柱震动,火光摇摆,竹简飞出掷地上。

“袁绍小儿……竟敢如此,老夫念他不识大体就罢了,还让他做了渤海太守,竟让东郡桥瑁发文讨我,真是白眼狼……”

董卓府邸,正厅内,气氛显得凝固,下方两侧跪坐的数人屏气不敢这个时候开口插话。十月十一日,蔡邕婚宴过去没多久,各州郡接到桥瑁发文声讨董卓入京后各条罪状,明里推举袁绍为号召,各地的声音陆续跟着发出响应。

“太师怎的生急,其实该急的该是袁绍等人才对。”侧席跪坐一人开口,放下酒觞起身,中等身材,白面短须,钩镰眉,眼角偏斜。他斜瞧了一眼地上的竹简,好半晌,方才捻须笑了笑,走出席位,“太师手握献帝,袁绍等人师出无名,若要有名,必定另扶新帝……”

灯烛里,宽胖的身形捏着觞器沉默了一阵,睁开眼看向那人,咧开厚唇,露出狰狞:“贤婿的意思,将弘农王刘辩杀了?”

站起身的人正是李儒,此时听到话语,默不作声只是躬身一拜,便是回答了。

“太师不可——”

右侧一道身影连忙走出,乃是蔡邕,他望了一眼旁边躬身的歹毒身影,转向董卓,拱手:“弘农王既已是废帝,囚于宫中,安能再起反复,只不过是被袁绍等人利用名号罢了,再者,弘农王亦是皇亲,真杀了岂不是让袁绍等人坐实了太师的残暴不仁?”

董卓紧皱眉头,抚须点了点头:“侍中之言,也是有理,这让老夫如何取舍?”

屋内沉寂下来,此时外面檐下传来脚步声,仆人在外低声:“太师,蔡侍中家里来人唤他回去。”

老人疑惑转身时,上位的身影开口:“何事能与国事相比?让他进来说。”

不久之后,一名蔡府下人被带这里,瑟瑟发抖,董卓见他面相有异,猛的拍桌:“有何要事找侍中,赶紧说。”

“是……”那人抖的更厉害,低首躬身道:“……是卫家传来消息,说……说小姐被一伙贼匪劫走了。”

“昭姬……”站立的老人喃喃念出名字,视野摇晃着,呯的一下要倒,旁边的李儒慌忙将他搀扶住,口中喊着话,然而老人只是木然的看着房顶,双唇微抖。

“蔡侍中你怎么了……侍中……”

声音就像在耳中变得遥远,迷迷糊糊,嗡嗡嗡嗡的嘈杂,董卓猛的起身大步下来,转过老人,摇晃他手臂,黑须抖动张扬,“侍中且宽心,老夫这就着人救回令嫒。”

旋即,他朝门口挥手:“立即去城外传令徐荣,立即带兵追剿这股贼匪。”

门外侍卫响起声音后,蔡邕颤颤巍巍拱手朝董卓一拜:“谢太师搭手之恩。”

“今日就到这里,侍中便是回去好生休息,等我西凉健儿带回令援便是。”随后,叫人送走了神情恍惚的老人,方才重新落座,想了一阵,拿过觞一口饮尽酒水,掷于地上,目光凶戾望向李儒,“宫中之事就交由文优了,老夫不想再见刘辩小儿。”

各地的呼声,已袁绍为首的举旗,已经掩盖不了洛阳酝酿的雷鸣,真正被人放在火上烤的乃是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等人,他们为官几十载,怎的不清楚里面门道,但也正因为明白,他们更不能此时出洛阳逃难。

此时,几案上火烛摇曳,袁隗看着侄儿袁基紧握拳头,牙关咯咯咬的直响,“此乃是外人假冒三公文书,害我洛阳袁氏一门,绝非本初、公路之心。”

“吾已派人向董卓解释,纵有除贼之心,可亦不能将全家老小送命。”袁隗沉默了片刻,盯着烛火方才憋出了一句。

推开窗……天将亮了,城外打着徐字旗帜的骑兵冲出了兵营。

……

安静的山间,鸟儿飞过树枝,叽叽喳喳的啼鸣,一条小溪静谧的从上山流淌而下,石头缝间一株青草带着晨露,片刻,马唇伸过来,慢慢咀嚼,周围,数百匹战马甩着尾巴在山坡上啃食渐黄的草,一道道身影坐在溪边、树下、石头上喝水吃着干粮,然后有人烧起篝火,将一支发硬的羊腿架在上面烤,涂抹一层油后,香味扑鼻。

这里是北邙山脚下,离偃师尚数十里,公孙止咬一块熏肉,望向小溪边那一抹红色的影子,嘴角弧出角度,然后走了过去。

溪水缓缓淌过,一双白皙修长的手捧过清水,轻轻浇在脸上,水面倒映出疲惫的倦容,片刻,脚步声响起,警觉的转过去,整个人向后退了一步,怯生生的看着靠近的贼匪。

“你要做什么……不许乱来的……我……我是蔡……我是已嫁的女子……”少女的嗓音轻柔,也有些沙哑,倒没有伤心之类的。

公孙止在她对面的石头上坐下来,带着微笑将手中一块肉干伸出去,“一天了,多少吃点东西,不然你可没体力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