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皇帝赵佣(一)
赵佣没在内朝表态,而是把奏章拿到了朝堂里讨论。自然是遭到了一片反对声,说什么的都有。
含蓄点的只说不能和甘凉路比,那是有特殊原因的。直白点的直接弹劾四路官员心术不正,更有甚者干脆就大骂他们心怀不轨,建议皇帝马上下诏降罪、押解入京、严加审理,以正视听。
“既然甘凉路使得,为何川陕四路和福州路使不得?臣曾跟随摄政王在甘凉路辗转过几年,还在湟州为官。当地官府赋税大多不是来自提高百姓农赋,而是由鼓励百姓开荒和经商所致。难道充盈国库又不让百姓多纳税是坏事吗?难不成摄政王也是心术不正、心怀不轨?可有人愿意把此言论带给摄政王当面责问?”
唯一敢站出来旗帜鲜明支持的就是新任开封府尹王忠,话说得很是不客气,一点也不怕朝堂上年纪可以当他叔叔或者爷爷的众臣。
王忠就是王十二,到了朝堂上改了个名字。开封府尹还真适合他,当年的湟州巡检使干的也是这个活儿。
就算管辖面积大了、人口多了、事情多了,可架不住他大姐正领着新军坐镇开封城内,还有个十姐毒蛇一般潜伏在阴暗角落。官面上、私底下都有非常强硬的手段,谁也不怵。
最主要的是他和当今皇帝认识,当年皇帝还得管他叫师哥呢,原本就是一伙儿的,谁弹劾也没用。急眼了王十敢让弹劾的官员立马暴毙,再弹劾再暴毙,直到没人说话为止。
“……”满朝文武闻言皆怒不可遏,但没一个敢来接这个差事的。
现在他们有点看明白了,这尼玛哪儿是商议朝政啊,完全是皇帝和王忠演双簧呢。得罪人的话全由王忠说,皇帝坐在上面看热闹。表面上不偏不向,实际上谁出头反对谁就得上黑名单。
“既然众臣工都不反对,朕也不好阻拦。但在各路统领之人的选择上不可不慎重,以免把好事变成了坏事儿。”
满朝文武不敢接话,就该轮到皇帝表态了。赵佣不偏不向,把自己的决定放到了大家的意见之后,也算是给民主集中做了表率。不过话锋一转,在这两个新特区的人选问题上定下了基调。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立刻点头称是,特区和普通的州府不一样,它是以路为单位的,有一个明确的总领之人。叫经略安抚使也成,叫节度使也可。
这个人选确实得慎重,搞不好有尾大不掉的麻烦。这也是大家不愿增加特区数量的重要考量之一,生怕太多了又犯唐朝的错误。
“陛下英明,臣举荐一人……”章惇立刻出班请奏,作为当朝首辅,在如此重要的问题上必须敢于承担责任。既然特区已成事实,那就不能像当初的蔡京一样所托非人。
“章相莫急,朕还有话要讲……川陕四路不必多虑,各路安排一人统领即可。但福建路面积过于庞大,若是全由一人统领恐难以兼顾。故朕以为不如把其分为三省,分派经验丰富之人统领之。”
但皇帝没让章惇继续说下去,进而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看上去他也挺担心地方势力割据,所以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路的面积缩小,增加管理人员,减小自成一体的可能性。
“这……陛下此举可谓高瞻远瞩,只是朝廷官员本就有些臃肿,若是再增加三路设置,负担还要更重,不如再议。”
章惇本来还有些恼火,觉得这位新皇帝很不给面子,可是听到皇帝的提议之后立马就顾不上面子问题了。他是首辅,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大事必须仔细权衡利弊,并给出最终意见。
“章相所言有理,但多虑了。新设三省官员可免除朝廷供给,不光福建、川陕五路、甘凉路、秦凤北路、银州路也该照此而行。地方父母官牧养子民天经地义,反过来子民赡养父母官也是天理人伦,朝廷何必抢了去。”章惇话音未落,王忠又站了出来,他也有话要说。
“什么!地方官员不由朝廷供养,那还要朝廷何用!”章惇现在已经后悔了,当初就不该答应皇帝提出的这个人选。此人既无功名又缺乏声望,凭什么攫取高位。
现在看来王忠不仅仅是经验欠缺,脑子还有问题。历朝历代谁听说过朝廷不发俸禄的,那还当个屁的官,回家种地去不好吗。
“章相此言差矣,朝廷乃统领全局之所在,事情如果全让朝廷做了,那地方官该干些什么呢?只要特区各省如期缴纳税赋、执行本朝律法、以我皇为尊就足够了。试问各位回家之后可要去管邻居如何过日子,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长处和难处,听外人指挥能过好日子吗?难道说不听外人指手画脚,就不是本朝子民了?”
王忠就是来当搅屎棍子的,不把朝堂的水搅浑皇帝就无法浑水摸鱼。不管面对章惇还是章桀,只要有话题可说他就不会让步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