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磕磕绊绊
伏伟现在急需有一个人来告诉自己,西南海域这边的天气都是什么鬼!
因为天气的因素,南下入侵西南半岛还没有真正开始就被迫打断了几次,每次都是天气的突然转变,不是即将交战的对手使出了什么手段。
没有名字的岛链,最大的岛屿西侧海湾停锚船队,士卒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上了岛屿,其余都是留在船上。
狂风暴雨天气下,想要上岸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没有渡口的前提之下,要不然该是留下一些必需人员,让不适应海航的士卒上岸喘息。
就是喘息,船只在暴风雨的海域摇晃太厉害了,在这么个连坐马车都可能使人晕眩的年代里,船只持续不断的剧烈摇晃让不适应的人根本就接受不了。
舰队停锚在海湾越是半个时辰左右,说来就来的暴风雨,它很是任性地说离去就离去,下一刻该片海域竟是变得晴空万里,要不是船只的狼狈模样还在,人的难受也还没有撑过去,必然会使人茫然刚才遭遇的事情是不是幻觉。
“春季就是这样。”袁芳该是众多军官中对西南海域天气最了解的人,他说:“夏季会相对好一些……”
春季压根就不适合入侵西南半岛,袁芳不止一次想要陈述这个事实,他见作为舰队指挥的伏伟没有半点要放弃的迹象,一些劝阻的话怎么都说不出来。
“还有多少士卒能够保持状态?”伏伟问的就是身为自己副将的王龛:“战船可有损失?”
王龛刚才已经派出军官巡视各舰,手头上有一个粗略的数据,答道:“战船倒是没有出现太大的损失,仅是二十来艘的船帆和绳套出现问题,我军将士超过七成暂时失去登陆作战的能力。那些家族的私军……船只损失了十二艘,还能作战的不超过一成。”
国家的战船基本都是系统出产,而系统出产的船只质量还是能够保证。各家族的船只则不是系统出产,是汉国官方的各个造船坊生产。
“也就是说……合起来只有不到一千人?”伏伟刚刚吐得死去活来,是强撑着在坚持。他能理解自己都这样,其余人也绝对好受不到哪去,对于还能保持千人左右的战力既是郁闷也是欣慰:“一汉当五胡,西南蛮夷更加不堪,千人应该是足够了。”
王龛没有什么表态,既然伏伟还要坚持入侵作战,那打就是了,大不了情况不对就返回船上,毕竟舰队几乎是没有损失。他比较奇怪的是,战船的水手素质好到令人惊讶,既然汉国可以培养出那么优秀的水手,士卒的航海素质怎么会差到那份上。
暴风雨消失无踪,舰队上那些再在船上待下去的人可能会没了小命,伏伟的决定是让失去战斗力的士卒先上岛屿,既是休整也是建设营寨,显然是要将这个岛屿当成入侵林邑的海上跳板。
这处海岛距离大陆仅是六十里不到,北侧正对的是林邑国一处海湾。那里在西汉时期是日南郡首府西捲(现代广治),再往西是一个多临海岛屿的地方。
不得不说的是,该岛屿的地势作为一个跳板真的相当不错,岛上哪怕是有山也海拔极低,大部分的地形都是平坦,看模样仅是岛中心充满密林,外围沿海的环境并不艰难,尤其是西侧海湾和南侧海滩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该下船的人上了岛屿,舰队再次扬帆出航,顺风又风大的关系,很快就能够看到大陆的地平线。
从海面向大陆看去,所能看到的就是一片的深绿色,好像入眼的地方除了植物还是植物,极少能够看到人烟活动的痕迹。
“番人不善建设,随意找处树木就能停憩。”袁芳又解释:“他们有出海捕鱼的习惯,沿海的渔村并不算少,但因为每年都会有台风来袭,渔村会选择在某些山的背面。”
说起来也是奇怪,似乎亚洲大陆对海航都不怎么重视,明明是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对于海航船只的科技线却没有“点亮”。其中以中原王朝最为怪异,比如哪怕是海航船只不比欧罗巴发展却也能多次横扫海域,可是非要进行什么禁海。
林邑国是个小国,以小国的疆域而论,他们的北面是被大山阻隔了开拓路线,南面全是大海却也没有发展出多么高的造船技术。
“船?”袁芳是有问必答:“林邑不存在舰队,船也是仿造天朝少数造了一些。他们泛用的是舟,很小很小的舟。”
很多的事实就是那么的不可理喻,比如欧罗巴最强大的帝国罗马,他们将地中海视为洗脚盆,但其实也没有发展出多么强大的战船体系。
罗马的海航是采用舟,只不过这个舟的显得太大了一些。他们的战舟是延续希腊文明体系,战舟的身躯扁长只有一个船桅,上层结果只有一层,船内底层也只有一层。战舟本身没有什么远程攻击武器,打起水战要么是弓箭手负责输出,最主要的手段是撞。不管怎么撞,敌我相连之后就是接舷战,等于是将脚下的舟当成踏脚板,打法依然是陆地上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