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冻土(5)

卡里乌斯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在他率领虎式坦克赶往前面后,正巧一个追猎者连带着步兵连败下阵来,根据他们的描述,他们一共损失了5辆追猎者但只击毁了一辆俄军新坦克。

这是典型的兴奋过头之后对坦克歼击车的滥用,这种机动灵活、火力尚可的歼击车的装甲过于薄弱,通常采用绕圈方式来对付重型坦克——利用自己的机动性优势找到对手的侧后方进行攻击,这是过去一段时间德军坦克歼击车对付KV系列的常用招数。但KV-3的机动性比笨拙的KV-1要好,虽然发动机和不甚匹配的变速箱经常出问题,但显然不包括目前这些坦克——机械性能差的昨天夜里就已报销掉了。而且,使用这种战术需要更多有利条件,比如对方重型坦克数量不多,比如对方在坦克运用上比较机械等等,但显然布布诺夫的近卫坦克旅残部并不属于该状况。

正因为追猎者存在威力不足的问题,相关方面一直试图对该装备进行升级,提出在4号坦克底盘基础上按三号突击炮思路搞四号突击炮(坦克歼击车),理论上的四号歼击车应该防御更佳、火力更强,但实际效果很糟糕,远不如三号突击炮成功:想搭载的75mm/70L的长身管火炮生产起来很麻烦,不仅占用稀有金属资源较多而且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最后被施佩尔一刀砍掉,退而求其次安装75mm/L48坦克炮的话还不如直接生产4号坦克,设计师们也试图在四号底盘上安装88mm/L56坦克炮,最后发现超重与后座的缘故导致四号底盘很难承受。最后无可奈何地形成统一意见——四号坦克底盘只用来生产坦克。

还有人提出用3/4通用底盘来生产歼击车,但在德国国内已完全停掉三号底盘生产的情况下,重新开工生产一种独立底盘实在毫无必要。随着轴心军工整合,意大利方面很快就能转产三号底盘与突击炮,再利用3/4号通用底盘生产与三号突击炮或追猎者同水平的坦克歼击车纯粹多此一举。墨索里尼倒是很眼热4号坦克生产线,可意大利的技术水平实在跟不上,专家们评估后毫不留情地指出:“生产三号突击炮对意大利而言是最合适的”。

追求更强威力坦克歼击车的想法始终是前线和工程师们的共同愿望,除4号底盘外,现在唯一还能有效利用的只有虎式底盘,兵工厂在上面安装了威力强大的88mm/L70火炮(无炮塔型),同时正面装甲加强了15mm,侧面装甲也略有加强,整体重量比虎式还轻2吨多。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暴风雨”歼击车(请读者不要与历史上的猎虎歼击车混淆)。但现在虎式坦克相对盟军坦克占有极大优势,再生产虎式歼击车完全是浪费,而且会干扰虎式产量,霍夫曼对该想法予以了叫停——暴风雨歼击车只研究不生产。

众人琢磨来琢磨去,又把主意打到了T-34底盘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该底盘上安装88mm/L56火炮,这次获得了极大成功,T-34底盘承载性能比4号底盘更好,在正面装甲加强到75mm/60度倾角,侧面装甲加厚10mm的前提下,这种歼击车重量控制在了30吨,机动性也非常理想。工程师们还尝试安装了88mm/L71火炮,发现虽然火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但整体综合性能不如前者,这款基于T-34底盘基础的坦克歼击车被命名为“突击者”,但就是否生产“突击者”引起了极大分歧。

支持继续生产坦克的观点认为,T-34/76坦克虽然总体性能已落后于四号H型,但至少还是一款性能不算差的中型坦克,可提供给装甲部队综合使用,其运用范围比坦克歼击车广泛得多;而支持转产突击者歼击车的人认为,剔除T-34/76性能落伍的因素外,还应该考虑战场局势变化:随着中东、非洲战役接近尾声,今后大规模装甲战的目标只能是红军,继续生产T-34/76不能有效加以区别,而从4月份开始,豹式坦克要逐步进入量产阶段,对持续生产T-34坦克的需求将进一步降低,但突击者的性能却远强于三号突击炮或者追猎者。

霍夫曼赞同生产突击者的提议,但他不希望部队同时装备三号突击炮、追猎者和突击者三种型号不同、定位接近的坦克歼击车,最后军备部做出决定,根据前期研发的结果,将38T底盘转用于搭载150mm口径的榴弹炮,生产蟋蟀H型自行火炮并配属给步兵支援作战,并陆续停产追猎者,减少该口径牵引式火炮生产。

于是,率部追击的卡里乌斯不但看到了追猎者,还看到了此时还极为罕见的“蟋蟀”自行火炮——它和追猎者混杂在一起,个头差不多大,但特征完全不同。

“您估计敌人有多少辆坦克?”

对面带队的中尉认真想了想说道:“我只看到9辆,但我估计有15-20辆左右,没发现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