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最后一场政变(25)

“德国人不肯终止行动么?”在杜勒斯成为正式总统后的第一次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面对递交上来的情报,他的眉头不知不觉就皱了起来。

为表示郑重,也为表示团结,包括杜勒斯、艾奇逊和麦克唐纳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按照事先说好的安排,麦克唐纳担任副总统后会卸任总统卫队司令官职务并裁撤人员,杜勒斯则在国会这里保麦克唐纳过关——就说清洗杜邦有他的秘密指令,这个交易很容易达成。虽然杜勒斯的指令不能说明什么,但毕竟事急从权,更何况就算再要追究责任也是在杜勒斯而不是“奉命而为”的麦克唐纳身上。

议员们大都知道真实情况,但现在杜邦已经死了,杀害杜威总统的幕后“真凶”也有了着落,再加上杜邦的产业都被其他财团瓜分完毕,才懒得有人挑这个头,所以麦克唐纳能轻易过关并当选副总统。

不过杜勒斯和艾奇逊都顾虑这种裁员行为会引发总统卫队骚动——毕竟总统卫队没有什么过错,所以暂时还保留了麦克唐纳的职务,希望他将兵力削减到一定程度后再卸任。这半个多月来,麦克唐纳动作还算恭敬和迅速,已有6000多人离开了总统卫队,按照“3个月裁员2万”的进度要求来衡量不算慢。且杜勒斯让FBI和CIA打探过裁员名单,发现裁撤的人员中或是健康原因,或是年龄原因,或是本人申请,反正看不出麦克唐纳“清洗异己”的迹象,这让他多少放下了心。

现在转过头来应付这档子事情,麦克唐纳电报也发了,杜勒斯的电报也打了,艾奇逊领导下的国务院也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了沟通和斡旋,但德国准备的军队还是不依不饶地准备跨过大西洋。

倒也不是说什么什么让步也没有,最起码驻守在巴拿马的联合国军人员就不动了——那里有2万多美军,3万多欧洲联合部队和将近7000日军,另外联合国也明确表示了对美国新政府的祝贺和成立,联合国总部还为杜威下了半旗致敬——杜威怎么说也是创始成员国领袖。

“但现在用了不一样的借口,德国方面表示:一则部队已调动起来,贸然终止不利于军心稳定,所以他们准备在纽芬兰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代号北大西洋和平使者;二则,智利情况不稳定,左右翼冲突在即,拉普拉塔集团已向联合国发出了申援请求并得到了安理会授权,必须应对;三则,通过这次演习后将确定联合国军的规模,目前经费紧张,世界比较太平,建议将原定的25万编制往下压缩,控制在10-15万或许更合适。”

一说起智利情况,艾奇逊等人脸色就不太好看:前几年,智利左翼一直掌握着政权,虽然这些左翼是倾向于走布尔什维克道路的,但因为智利是唯一一个南美对美国中立的国家,所以美国方面也不想插手这些是非;但轴心胜利之后,随着国社系统席卷南美,智利也开始骚动起来,倾向于走右派道路的政客和军人渴望向政权发起挑战,在杜威掌权的时候,出于对布尔什维克的厌恶和对国社道路的向往,杜威不想搭理智利左派,但现在美国的掌权人士换成了传统派,美国态度忽然发生了变化,内心支持的却是左翼政权。

美国大使在智利表现得很活跃,频频发言告诫极端分子不要试图用武力或政变颠覆合法政权:虽然左翼和美国也不是一个意识形态,但总好过一心走国社道路的右派。至于能不能将右派拉进自己的阵营,艾奇逊经过努力失败了,理由很简单:右派一方面盯着美国在智利的那点产业,一方面对整天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现政府,右派感到一阵说教般的恶心——哪有国社“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来得爽、来得直接?

而在南美其他国家全部或即将走上国社道路之际,智利这个尾巴就更让人看不习惯,阿根廷已多次表示要“断然行事”,前几次都因为其他因素考虑而压了下来,这一次霍夫曼不打算再压了——先把智利引爆再说。

光德国或拉普拉塔集团出兵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合适借口,维和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按照安理会的章程,联合国可以不经当事国申请和同意就介入维和,要“防止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所以霍夫曼要训斥里宾特洛甫和外交部:告诉他们不要以为智利远在天边就鞭长莫及,这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是德国不能管的,只有要不要管、代价大不大这个考虑,而智利明显属于要管的范畴。

参联会其他大佬对智利无所谓:反正就是财团丢点钱,对美国国家利益谈不上根本性的损害,但纽芬兰岛演习可不是小事情——视为德国准备再次对美国进攻当然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