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人民自卫军(第2/3页)

“黄河,这里是长江,我们投弹完毕,敌人的进攻通道被堵住了。”

郑辉轻描淡写地向上级汇报了战果,他很确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无需多言,很快指挥部会从巴基斯坦人,或者印度人的电台里,获得更详实的战场描述。

就在郑辉投弹的时刻,敌军后方十公里树林里摆开阵势的印度炮兵阵地,也遭受到了中国炮兵的精确反击,印度人遵循美国人的建议,将身管火炮与火箭炮部署在同一方向上,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和仰角开火,这大大增加了炮兵雷达侦校的难度,这样的措施大约能使得阵地被测量到的时间增加数倍,但是印度炮兵没有遵循美国人的另一个建议,将这段时间用在转移阵地上,而是按照前方需要,冒险打完半个基数(30发)。

在冰雹火箭炮如旋风般发射完毕后,仍然在射击152毫米火炮,就完全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炮兵雷达很容易地就找到了这些榴弹炮兵阵地。林淮生的远程火箭炮以及155毫米火炮,开始劈头盖脑地砸向目标。阵地上胡乱堆放的发射药总是在第一轮炮击中就被破片点燃,然后整个阵地就被连续不断的爆炸吞没。

印度正在南方不远的新德里周边,聚集起百万规模的后备兵力,但是林淮生的部队每在战场上摧毁一件技术兵器,就使得印度的后方的庞大兵力显得更加的虚弱,原本这些兵器可以加入到保卫新德里的战斗中,现在它们被错误的指挥断送掉了。斯潘加曾经是印度最睿智的指挥官,但是在缺乏空军侦察,能够使用的无人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他只能更多地依靠直觉而非战场情报来做出判断,这使得他最初对战场局势的把握就出现偏差,随着局面的发展,偏差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包围圈内的巴基斯坦军队最危急的时刻,林淮生还是捏着手里的几样打击兵器,不肯轻易出手,包括一个营的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几个连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他知道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必须得留着一手,以备必要的情况下应变。

亚希尼的坦克不断在敌人后方寻找突破口,试图杀进重围,最终他找到了印度第26步兵师与白虎师的结合部,由于白虎师的攻击甚猛,于是将畏缩不前的26步兵师丢到了后面,这给了善于观察的亚希尼一个容易发现到的破绽,他可以看到白虎师留在后方的运输车队以及自行迫击炮部队,而友邻方向上的步兵师,只有大约一个营的步兵在行动。他不止一次突破过印度防线,深知印度的指挥体制,友邻的团一级部队如果不属于一个部队,那么他们之间就没有直接通讯,在自己端掉敌人指挥部之后,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于是他决定就从这里切进去,在后续大部队赶到并最终围住敌人之前,他还得把老营长尤尼斯救出来,尽管他6个小时前,他最后一次与尤尼斯通话时,老长官大喊着要以临阵脱逃罪枪毙他。

未遭重大损失,整容整齐的96式坦克连一字排开冲在了最前面,亚希尼的7辆坦克紧随其后,3辆T84则留在侧面一公里外,监视北面行动迟缓的印度步兵师,亚希尼觉得3辆T84足够了。

坦克攻击线前方是一排属于野战医院帐篷,这些帐篷的上方有着巨大的红十字标志,提醒敌人空军不可乱来。亚希尼下令2连稍微绕道,不要践踏伤兵。

担架上哼哼唧唧的伤兵们听到了不祥的战车发动机轰鸣声,他们都知道,白虎师最后的预备队2个小时前已经投入了战斗,而26师根本没有坦克。有人拄着拐杖从帐篷里探出头来,看见一辆带着星月标志的坦克从一侧疾驰而过,坦克侧面写着:“最后的目标——新德里。”坦克将堆着医疗物资的箱子碾成平地,后面越来越多的敌人坦克从旁边开过,那些面无表情的巴基斯坦车长们,正四处张望,搜索目标。

野战医院后方不到500米,值班中的轻剑防空导弹正排开阵势,等着捕捉战机。每座发射装置的随动发射架上,8枚导弹指向天空,就如同一丛丛带刺的灌木。

印度指挥官正抽着烟等待远处的警戒雷达提供目标指示。坦克从他们背后赶到,机关枪响成一片,将这些装备彻底破坏,四周搞不清状况的印度士兵惊恐地四散奔走,不过坦克根本不理睬他们。

留在攻击部队后方正在不停射击的印度自行迫击炮,遭遇到了第一排炮弹,这些虚弱的战车根本没有任何手段反击,更没有本事逃脱。当坦克穿过一堆堆燃烧的残骸,抢到前面的105毫米榴弹炮阵地上时,那里的炮兵已经全部逃走了。亚希尼下令开火袭击弹药车,然后直接碾压这些小尺寸的牵引火炮,以节省弹药。尽管上级要求尽量不要破坏那些可以接收的印度武器,但是他觉得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在他行动的同时,根据无人机全程掌握进展的林淮生总部,开始实施火力支援。炮弹落在亚希尼战车前方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为亚希尼的行动打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