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遭暗算

与陆战队连战连捷不同,这段时间,海军已经多次受挫。

第二次所罗门海战结束后,“萨拉托加”号便撤至澳大利亚一带,进行防御性巡逻。为保证有限的航母不再受到攻击,南太平洋舰队司令戈姆利专门发出指示,要求除非万不得已,所有航母一律不得越过南纬10°线。

真是“卖油的娘子水梳头”,明明有航母,却不能用、不敢用,这就已经够憋屈了,可就这样小心到不能再小心,祸事来了还是照样挡不住:一艘日军潜艇悄悄地盯上了“萨拉托加”号,并在上浮后一口气向它发射了六枚鱼雷。

关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在其他驱逐舰的掩护下,受到重创的“萨拉托加”号在将大部分舰载机转移给“企业”号后,自己慢慢开回珍珠港进行修理,太平洋舰队的宝贝又少了一个。

“萨拉托加”号和它所载的“野猫”式战斗机,航母上的地勤人员正在用升降机对飞机进行移动

“萨拉托加”号是旗舰,遇袭时弗莱彻就在上面,他也因此受了轻伤,被尼米兹安排休假养伤,从而离开了前线。

在弗莱彻指挥航母编队期间,共损失了两艘航母(“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另外两艘航母(“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遭到严重破坏。有人说他只是运气不好,还有人说他不适合担任海上指挥官。不过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弗莱彻任何时候都可以骄傲地站出来说:“在中途岛海战中,我是一名指挥官!”对于一名海军军人来说,有此战绩和荣誉足矣。

按照戈姆利的规定,航母不能越线,别的军舰可以。不料几天后,两艘美军驱逐舰也在“狭道”被击沉,而击沉它们的,正是从事“东京快车”的日军驱逐舰。

出门遭暗算,不出门也遭暗算。海军本来是要保护航线安全的,结果他们自身的安全反而没了保障。

尼米兹对此忧心忡忡,但他知道海军绝不能因为危险而固守不动,相反,还必须加速向瓜岛运输兵员和物资,否则陆战队随时可能陷入困境。

运输舰队不能没有航母编队的护航。原先的两艘航母,“企业”号的战斗力尚未恢复,“萨拉托加”号最早也要到12月才能重返南太平洋,尼米兹于是紧急将“大黄蜂”号召回。

加上已从大西洋调来的“黄蜂”号航母,太平洋战区能用于作战的航母重新恢复到了两艘。在尼米兹的督责下,戈姆利组织了六艘运输舰,并以“黄蜂”号和“大黄蜂”号为主组成护航编队,着手向瓜岛增援。

戈姆利小心翼翼地挑选了一条避开日军舰队的航线,尽管如此,9月15日上午,日军侦察机还是发现了运输舰,两艘日军潜艇闻讯火速赶往指定海域。

日军潜艇的隐蔽性和攻击力都很强。以出击潜艇中的“伊-19”号潜艇为例,它使用的武器是“长矛”鱼雷中的一种——95式鱼雷。这种鱼雷使用百分之百的氧气作为推进动力,不仅航迹不明显,而且威力极大,通常一枚鱼雷就可以击沉一艘驱逐舰。此前,包括“萨拉托加”号航母在内的美舰,已经吃过许多苦头。

两艘日潜艇本为袭击运输舰而来,但是无意中撞见护航舰队,这让他们有了捡到金子般的欣喜:“我们撞到大运啦!”

日潜艇立即分兵两路,“伊-19”号盯住“黄蜂”号航母,另一艘潜艇“伊-15”号直奔五海里外的“大黄蜂”号。

当“伊-19”号与“黄蜂”号的距离缩小到1200米时,潜艇鱼雷手向航母连续发射了四枚鱼雷。“黄蜂”号发现敌情后急忙转舵,但只躲过一枚鱼雷,船舷被另外三枚鱼雷同时击中,随即舰面燃起大火。

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时,“企业”号也着过火,不过消防人员很快就替它解决了致命危险。与“企业”号情况不同的是,“黄蜂”号的消防水泵也被炸坏了,因而妨碍了救火。

滚滚黑烟在银光闪耀的海面上来回翻腾,危机不断加剧。“黄蜂”号紧接着又发生了一连串爆炸,其中弹药舱的爆炸掀掉了其关键部位,200多人当场殒命。眼见航母已大量进水,舰长只得下令弃舰:“全体舰员离舰!”

“黄蜂”号举行穿越赤道的祭祀仪式。在航母穿过赤道的前一天晚上,先由船长等老舰员化装成“海神”(图中戴王冠者)及其助手,接着“海神”会将面粉涂抹在新舰员的脸上,并用高压水龙头把他们喷成落汤鸡。航母过完赤道后,参与活动的人还会领到一张纪念证书

一艘美军驱逐舰奉命用鱼雷将“黄蜂”号击沉。这艘倒霉的航母加入太平洋战场后,尚未来得及建功,就遭遇了永沉海底的命运。至此,“大黄蜂”号成了美军在太平洋上唯一能战斗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