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
事实上,高品认为美军的给养已经搬得差不多了,他要启动“反冲击”,将这些给养统统摧毁,以便彻底粉碎美军的登陆行动。发射照明弹,就是为了让奉命从各处赶来的日本兵能够找到集结地点。
午夜过后不久,日军迫击炮弹袭向陆战第三团,接着21团和九团的前沿也出现敌情,在迫击炮的掩护下,日军高呼着“万岁”,正式向美军阵地发动了全线“反冲击”。
一轮交手结束,日军留下十几具尸体,转身仓皇逃走,给美军的印象是尽管攻击行动急骤而锐利,但参战日军兵力仍然有限,也缺乏持久攻击能力,似乎与前几天挠痒痒式的夜袭战没有太大分别。
然而,这只是假象,第一轮攻击属于试探攻击,为的是寻找美军的软肋。试探下来,右翼的九团实力最强,由于向内陆扩展得较慢,其兵力没有被过分拉薄;左翼的三团虽然情况一度很严重,但现在有了“谢尔曼”坦克群撑腰,这些坦克彻夜停留在一线,其防线也很难撼动。
高品看中的对象,是居中的21团。26日凌晨4点,日军终于开始了主力攻击,士兵们分成许多小组,分别由军官率领,向21团一营防守地区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击。
自动步枪、轻重机枪一齐吼叫起来,日本兵一批批地倒在阵地前沿,但后继者依旧悍不畏死,你可以说他们是视死如归,也可以说他们是愚不可及。
自从第一次在瓜岛战役中见识了日军的自杀式攻击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想弄明白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能够这样。
有人认为是受了麻醉或被注射了兴奋剂,当初的陆战一师就是这么猜测的,可是并没有直接证据。还有人怀疑日本兵是不是喝多了酒再上战场的,所以才会一个个像疯子一样。
后面一种猜测在关岛找到了依据:在日军集结出发的地点,堆满了酒瓶,被俘虏的日军中有许多是已经喝醉了的,同时尸体身上所带的水壶里面,也充满了酒味。
这是另一种方式的“醉卧沙场”。杀气腾腾且酒气熏天的酒鬼们纯粹依赖数量的优势,拿身体往枪口上撞,一群酒鬼变成死鬼倒下去,另一群酒鬼又争先恐后地扑了上来。
在美军阵地上,自动武器的吼叫声先是达到最大分贝,接着逐渐降低,直至寂然无声——这标志着日军终于突破了一营的薄弱防线。
战斗很快延展到21团的其他两个营。后方的美军炮兵阵地一直在对步兵进行支援,随着日军越逼越近,他们的火炮射程越缩越短,射击的速度却越来越快,炮弹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洪流,向日军兵力集中的区域飞速涌去。
高品的“反冲击”是一次经过三天时间精心准备的军事行动,可以说囊括了日本人能想到的所有夜袭战术。在最初的“万岁突击”“强力突击”之外,他们还设计了以美军各部队之间缺口为突击目标的“钻缝战”“渗透战”。
陆战三师这时的防线已有近5500米,而且防守地区的地形又都极为险恶,这使得美军每两个部队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缝隙和缺口。
日军起先进攻21团三营,被弹回来后发现了该营与九团一营之间的缺口。在缺口处,几乎没有美军进行防守,日军便一股劲地往里猛钻,他们居然用这种类似于游戏里卡bug(电脑漏洞)的方式,占领了21团三营后方的一个滩头。
直到其中一部分日军向滩头的三营营部发起攻击,三营才如梦方醒,知道自己的后方已渗入了相当数量的敌人。营指挥官急忙把炊事兵、文书等非战斗人员组织起来进行抵御,与此同时,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巡逻队则绕到日军背后的山顶上,向日军投掷手雷,试图使日军发生混乱。
渗透进来的其余日军继续向海边进发。他们肩负着高品赋予的最重要使命,即毁灭美军运上岸的全部物资和装备,因此每个人身上都挂满炸药。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美军的物资堆积场到底在哪里,只能在黑暗中瞎摸瞎撞。
堆积场没找到,日军碰到了陆战三师的野战医院。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即便伤兵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听到日本兵跑来搅人清静,伤员们顺手抓起手雷、卡宾枪以及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尚具备行动能力的轻伤员穿着内衣和睡衣跑出帐外迎敌,重伤员不能移动,就从帐篷里往外射击。
一场混战下来,伤兵们居然也打死了16个日本兵。
整个陆战三师都被动员起来,师部直属营和运送补给的工兵部队全部投入战斗,炮兵阵地集中火力向日军密集处猛轰,直至击垮日军的增援部队。一锤定音的工作最后由21团一营的残部完成,他们通过一次决定性反击填塞了缺口。